妙招帮宝宝提升语言能力

婴童网

宝宝今天6岁3个月零7天。一般情况下,宝宝长到二三岁就能比较好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四岁时能基本掌握本民族语的口语了,到五岁以后能较清楚地复述听过的故事大意、看图说话或自己编简单的故事。正常情况下,发育晚的宝宝与发育早的宝宝相比有4—6个月的差异,超过这个时限,父母就要多加注意了。

 

宝宝学说话的几点专家建议

 

1、按部就班地添加辅食对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很重要。

 

2、不要操之过急。

3、遗传因素专家指出,宝宝的语言发育和宝宝的听力、智力和发声器官的发育有很密切的关系,这其中一部分受遗传因素影响。

4、规范家庭语种,不要让宝宝莫衷一是。因为现在有些家庭里存在多种语种或方言,语种或方言的混乱会造成宝宝不开口讲话。

小妙招帮你教宝宝说话

尽早“对话”:不要等宝宝会说话了再和他对话,尽可能早甚至从宝宝一出生就可以和宝宝“对话”了,这个对话更多是要以非语言进行的,比如用心地记录和分辨宝宝哭闹的类型(饿、困、累、怕等各种哭法),并予以相应的回应和满足。随着宝宝慢慢长大,宝宝的表达方式日趋丰富,这时候模仿一下宝宝,宝宝一定很开心。

使用“妈妈语”:所谓的“妈妈语”就是在生活中,对于呀呀学语的宝宝,妈妈或其他家人和宝宝说话时,常常会不自觉地放慢语速、提高声调并采用夸张的语气说出或重复说出一些简短的词语或句子。因为“妈妈语”有着夸张的语气、缓慢的语速、高扬的声调和重复,宝宝很喜欢这样的调子也很容易理解,这样可以使宝宝更好地感受、学习语言。

做宝宝的“导游”:宝宝是这个世界的“新客人”,即便是对洗澡、吃饭这些最基本的事情宝宝也莫名其妙。自然、亲切的语言“导游”,对提高宝宝语言能力是非常有效的,也很利于宝宝的社会化发展。我们需要做好宝宝的“导游”,比如用亲切的声音、变化的语调,跟宝宝讲他当前面对的事物和事情。

成为“朗读者”:很多优秀家庭的实践证明,坚持给宝宝朗读、多给宝宝讲故事,从一开始就让宝宝接触优秀的汉语而不是传统中的婴儿语,宝宝的语言能力可以发展到让人惊喜的程度。

编者的话:宝宝的语言能力很重要,父母要尽早让宝宝开口说话。当宝宝0—1岁的时候,父母要多说给宝宝听,制造宝宝发声的机会。当宝宝1—2岁的时候,父母要多给予刺激促使宝宝讲话,重复说过的内容,利用各种机会让宝宝开口说话。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