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儿容易养儿难,度过了漫长的妊娠期,迎来宝宝健健康康的出生,很多妈妈觉得可以松一口气了,但是其实宝宝出生后让妈妈们头疼的事情才多,既要了解宝宝身体健康状况,又要想着法子给宝宝补充营养,担心孩子吃得饱不饱,有没有哪里不舒服的,忙得晕头转向。有的妈妈会发现自家孩子的鼻梁上会发青,担心是不是身体出现了问题。那么,新生儿鼻梁发青是怎么回事?
图片来源:锐景图库
咱们在生活中,经常见到很多孩子的鼻梁上,也就是山根的地方发青,有些孩子甚至会有一道明显的青筋。很多宝妈心生疑问,孩子这是怎么回事啊?
如果留心的话,会发现这类孩子大多瘦瘦的、吃饭不好、爱挑食,甚至烦躁、晚上不好好睡觉。有些孩子比较明显,会出现头发黄、脸色黄、个子小等症状。其实,这一切的根本都跟脾虚肝旺有关。
从中医五行上来讲,脾属土,主黄色;肝属木,主青色。木和土是相克的关系,这点很好理解,植物可以涵养土地,水土流失严重的话,多种树就可以克制住了。
所以,小孩子脾虚的时候容易肝旺,脾虚的时候肝木就会克脾土。这时候孩子的鼻梁部位就会发青。
事实上,很多健脾的中药里都加的有平肝的中药,像咱们家长们都熟知的小儿康颗粒、小儿七星茶颗粒等等,都加的有勾藤、蝉蜕、灯芯草等中药,这样平肝健脾,孩子喝了以后不仅可以健脾胃,还可以清热除烦。门诊上有时候遇到鼻梁有青筋的孩子,家长反映晚上睡觉睡不好,给孩子开点健脾平肝的中药,孩子睡得可梨了,就是这个道理。
鼻梁有青筋的孩子,家长还可以试试小儿推拿,也挺好。
补脾经
用你的左手抓着孩子的左手,用您右手的大拇指顺着孩子大拇指桡侧从指尖向指根直推,就是补脾经了,300次。
清肝经
肝经穴是从食指指根到指尖的一条直线,从指根向指尖推为清肝经。150次即可。
揉板门
除了脾经穴外,还有一个穴位叫板门穴,揉板门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滞、运达上下之气。板门穴跟脾经穴一样,也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区域,它就在大拇指下方手掌上那片厚厚的肉上。
脾经穴和板门穴是两个非常好的保健穴,如果孩子肚子胀、不消化、不爱吃饭、干巴瘦、脸色发黄等等,家长可以常给孩子揉揉这两个穴位。
揉中脘
中脘穴对应的是胃的中部,所以刺激中脘穴可以促进胃的蠕动,中脘穴被称为“万能胃药”,它治疗主要是胃病,比如肚子胀、腹泻、便秘、胃痛、吃饭少、翻胃等等。有些孩子晚上不爱睡觉,翻来翻去的,家长给揉揉肚子,孩子很快就睡觉了,这就跟中脘穴有很大关系,揉肚子刺激到胃了,胃里舒服了,不瘀堵了,自然就睡着了。
揉足三里
上面说啦,鼻梁有青筋的孩子,大多会伴有消瘦、头发黄、个子小等问题。宝妈要记住一句话“肚腹三里留”,啥意思呢,胃肠有疾先找足三里穴。宝妈们还要记住另外一句话“揉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足三里还是个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的要穴。足三里穴也很好找,外膝眼下四指的地方就是啦。左右腿各揉150次。
整套手法有清有补,妈妈们经常做,会发现慢慢地,孩子鼻梁上的青筋就木有啦!
给宝宝捏鼻梁真的会挺吗
每个宝宝在出生后,鼻梁基本都会是塌的,在宝宝慢慢成长的过程中,囟门闭合之后,宝宝骨骼会非常快速的生长发育,原来的塌鼻梁也会变得高挺起来。我们都听说过的“捏鼻子会变挺”,这种说法可是没有医学考究的。宝宝出生,各个器官都十分脆弱娇嫩。爸爸妈妈如果肆意给宝宝捏鼻梁,宝宝柔弱的鼻子也真的承受不了,反而危害多多哦。
1.给宝宝捏鼻梁 诱发中耳炎
我们都知道,人体头部的五大器官都是互相相同的。由于人体耳咽管较短,又比较粗和直,爸爸妈妈在给宝宝捏鼻梁时,很有可能将宝宝鼻腔中分泌物弄到宝贝的耳中,从而引发中耳炎的危险。
2.给宝宝捏鼻梁 小心宝宝习惯性对眼
虽然宝宝出生后,视力发展并不完全。但在爸爸妈妈给宝宝捏鼻梁时,如此近的距离,宝宝会下意识的看着你的手或者抵触你的手。如此,宝宝的鼻梁没有变挺,反而可能会让宝宝养成对眼或者习惯性抓眼等。
3.给宝宝捏鼻梁 损伤宝宝鼻腔
成人的鼻梁骨本身就是软骨组织,对于小宝宝来说,他们的鼻梁骨更加的软弱,加之,人体鼻腔内的血管是非常丰富的,如果频繁的给宝宝捏鼻梁,极易将宝宝鼻腔内血管充血,并损伤宝宝的鼻腔粘膜,从而使宝宝的鼻腔防御功能降低,这样不仅会影响到宝宝的呼吸,也极易令宝宝患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Tips:
如果宝宝小时候是塌鼻梁,随着爸爸妈妈经常性的给孩子捏鼻子,孩子成长后,鼻子变得高又挺,就认为是自己捏出来的“成果”,那么你可错喽。人体的鼻梁高度是有遗传决定的,通过人为的捏、夹等方法是不会达到鼻子变高挺的效果的。虽然宝宝的身体柔软,我们会存在宝宝鼻子可能还有可塑性的潜意识,但其实不是每个部位都可以人为“塑造”。人体鼻梁的骨头发育是无法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