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麻疹有哪些症状

婴童网

       孩子的健康一直都是父母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从婴儿时期起,总会有大大小小的病症,由于身体尚未发育好,免疫力低下。因此需要父母们时刻的关注和细心的照料。也说明了为什么婴儿在各个阶段都要到医院去接不同类型的疫苗,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对于在幼儿时期,如果妈妈忽略了宝宝接麻疹疫苗的最佳时期。那会对宝宝身体造成什么伤害呢?婴幼儿得了麻疹,会有哪些表现的症状呢?对于麻疹这方面的知识,作为父母的你是否已经了解清楚了?如果还不知道,没关系,接下来本文为你梳理好了婴幼儿麻疹有哪些症状的知识,父母赶紧收藏起来吧。

图片来源:锐景图片

  麻疹主要症状

  发热、发疹、咳嗽、流鼻涕、眼部充血、高热持续不退,可能感染并发症麻疹

  发病原因

  ● 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

  麻疹病毒通过打喷嚏、咳嗽粘在鼻、喉部黏膜上。潜伏期约为10~12日,之后发热在38℃左右并出现咳嗽、流鼻涕等类似感冒的症状表现。之后眼部有充血现象,口内发疹,皮肤出现红色皮疹现象并向全身扩散。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由于麻疹病毒引起的并发症,如肺炎、支气管炎、中耳炎等,特别要注意的是感染其他病原菌可能引起细菌性肺炎等重症。还有一种现象并不常见,病毒侵入大脑引发麻疹脑炎,会有抽搐、意识障碍现象,即使治好也会有智力障碍等后遗症。

  另外,完全治愈4~5年后还可能会患亚急性硬化性脑炎,这种疾病的症状表现是智力低下、抽搐、意识障碍

  孩子的健康一直都是父母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从婴儿时期起,总会有大大小小的病症,由于身体尚未发育好,免疫力低下。因此需要父母们时刻的关注和细心的照料。也说明了为什么婴儿在各个阶段都要到医院去接不同类型的疫苗,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对于在幼儿时期,如果妈妈忽略了宝宝接麻疹疫苗的最佳时期。那会对宝宝身体造成什么伤害呢?婴幼儿得了麻疹,会有哪些表现的症状呢?对于麻疹这方面的知识,作为父母的你是否已经了解清楚了?如果还不知道,没关系,接下来本文为你梳理好了婴幼儿麻疹有哪些症状的知识,父母赶紧收藏起来吧。

  一、潜伏期:

小儿麻疹潜伏期一般为10-14天,亦有短至1周左右。在潜伏期内可有轻度体温上升。

  二、前驱期:

小儿麻疹前驱期也称发疹前期,一般为3-4天。这一期的主要表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1.发热,见于所有病例,多为中度以上发热;2.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卡他症状,以眼症状突出,结膜发炎、眼睑水肿、眼泪增多、畏光、下眼睑边缘有一条明显充血横线,对诊断小儿麻疹极有帮助。3.Koplik斑,在发疹前24-48小时出现,为直径约1.0mm灰白色小点,外有红色晕圈,开始仅见于对着下臼齿的颊粘膜上,但在一天内很快增多,可累及整个颊粘膜并蔓延至唇部粘膜,粘膜疹在皮疹出现后即逐渐消失可留有暗红色小点;4偶见皮肤荨小儿麻疹,隐约斑疹或猩红热样皮疹,在出现典型皮疹时消失;5.部分病例可有一些非特异症状,如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等。婴儿可有消化系统症状。

  三、出疹期:

小儿出疹期多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体温可突然升高至40-40.5℃,皮疹开始为稀疏不规则的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始见于耳后、颈部、沿着发际边缘,24小时内向下发展,遍及面部、躯干及上肢,第3天皮疹累及下肢及足部,病情严重者皮疹常融合,皮肤水肿,面部浮肿变形。大部分皮疹压之褪色,但亦有出现瘀点者。全身有淋巴结肿大和脾肿大,并持续几周,肠系膜淋巴结肿可引起腹痛、腹泻和呕吐。阑尾粘膜的小儿麻疹病理改变可引起阑尾炎症状。疾病极期特别是高热时常有谵妄、激惹及嗜睡状态,多为一过性,热退后消失,与以后中枢神经系统合并症无关。此期肺部有湿性罗音,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多。

  四、恢复期:

小儿出疹3-4天后皮疹开始消退,消退顺序与出疹时相同;在无合并症发生的情况下,食欲、精神等其他症状也随之好转。疹退后,皮肤留有糠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7-10天痊愈。

  治疗护理

   宝宝1岁后可以接种疫苗

  麻疹是一种有很强传染力的疾病,因此宝宝在1岁后必须接种疫苗。在没有接种疫苗期间,如果与患有麻疹的宝宝有过接触,不满1岁的宝宝应在接触后6日内注射γ-球蛋白,1岁以上的宝宝应在接触后72小时内接种疫苗。同时应前往医院就诊。

  退热后到皮疹消失这段时间,首先要给宝宝一个安静的环境

  现在没有很有效的对抗麻疹病毒的药物,因此只能根据症状表现进行治疗。为预防中耳炎、肺炎等二次细菌感染,应遵照医嘱给宝宝服用抗生素。高热不退、全身症状表现恶化的情况下也可以住院。

  热退后皮疹颜色逐渐变淡,这段时间可以在家静养。如果高热持续容易引起脱水,需要不断给宝宝补充水分,注意穿着是否过多,尽量使宝宝处于一个温度舒适的环境。热退后3~4日后才可以洗澡。

  对于出麻疹的宝宝,家长应该在家做好日常护理,及时控制疾病。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