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鼻塞处理方法有哪些

婴童网

       在幼儿的成长时期中,他们需要的不只是妈妈们所提供的营养方面,更需要妈妈们的悉心照看。很多时候,宝宝总会因为这些或哪些原因,导致生病。所谓“病急乱投医”往往就是发生在孩子病了妈妈着急的时候。然而,有些病症是不需要看医生就可以治愈的。如果掌握了这些简单的医护知识,那么就可以省去医院白跑一趟的结果。鼻塞,如果家里的孩子发生鼻塞了,妈妈要怎么处理幼儿鼻塞的情况呢?幼儿鼻塞处理方法又有哪些?那种情况才需要医生治理呢?接下来,本文为妈妈总结了这九大处理方法。

锐景图库

  鼻塞的种类

  鼻塞的程度有轻有重,有单侧和双侧鼻塞之分,若双侧重度鼻塞者,常伴张口呼吸,夜间打鼾。有的鼻塞症状是时有时无,我们称为间歇性鼻塞;有的是左右两侧鼻腔阻塞交替出现,称为交替性鼻塞;有的鼻塞在一定的时间内症状不消失而持续存在,鼻塞程度时轻时重,这种称为持续性鼻塞;还有一种鼻塞在较长的病程中,鼻塞症状不消失,程度逐渐加重,称为渐进性鼻塞。

  一般处理

  1 如果是由于鼻腔分泌物造成的阻塞,可用棉棍将分泌物轻轻地卷拨出来。

  若是干性分泌物,应先涂些软膏或眼药膏,或用棉棒蘸水,滴在宝宝的鼻孔里,

  一定要适量,使其变得松软,不再粘固在黏膜上时,再用棉棍将其拨出;

  也可让宝宝哭闹一会,等泪液浸湿鼻痂,使鼻痂变软,再用手轻轻把鼻痂拽出。

  2 用温热毛巾敷于鼻部,鼻黏膜遇热收缩后,鼻腔会比较通畅,黏稠的鼻涕也较容易水化而流出来,这样可缓解鼻塞。在热敷时一定要保持动作轻柔。

  3 妈妈们可试着给宝宝变换体位,左侧鼻塞时向右卧,右侧鼻塞向左卧,可使鼻塞减轻。

  4 鼻部穴位按摩 让大一点的小孩取坐位(婴幼儿平卧),用拇、食两指在鼻翼两侧自上而下按摩3分钟,再揉压迎香穴(鼻翼两侧)1分钟,当鼻腔有热感时气息就通。每隔2~3小时做一次,可有效缓解鼻塞。

  5 婴儿鼻塞时,常哭闹不停,这时可将婴儿竖直抱起,也可达到减轻鼻塞,使宝宝容易入睡的效果。

  6 鼻塞影响孩子的睡眠时,可以将头部垫高30度,以缓解症状

  7 注意室内通风换气,尽量将家中室温维持在24~26℃,湿度保持在60%~70%。天冷时可以用空调或暖炉改变室温,缓解孩子鼻塞、流鼻涕的症状。

  8 大一点的小孩鼻内有涕时应叫其自行擤出。要有正确的擤鼻方法,紧压一侧鼻翼,轻轻擤出对侧鼻腔的分泌物,这样可以减轻鼻分泌物在鼻腔内积聚而导致鼻塞。

  9 婴幼儿鼻塞时,鼻腔可用生理性盐水喷鼻,可减轻鼻黏膜水肿,较大小孩除选用生理性海水喷鼻外,也可使用盐酸羟甲唑啉喷鼻剂等鼻黏膜收缩剂,使用时间不能过长,一般不超过5天。

  多数情况下,婴儿鼻塞算不上什么大毛病,倘若以上的方法均无法使症状改善,尤其是鼻塞时间过长,甚至影响睡眠、吃奶及精神状态时,父母应该加以重视,建议寻找耳鼻喉科医师,接受进一步的检查,及早诊断病因,及早治疗。平时要注意休息、多运动、补充营养,增强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折叠应及时就医

  鼻塞和以下情况同时出现时

  1 如果鼻涕很多、颜色澄清,这时需要考虑可能是伤风感冒了,应该及时去就诊。

  2 如果一侧鼻腔流出的鼻涕有臭味、带血丝,有可能是鼻子内有异物。

  3 新生儿鼻塞时间长,用过一些办法无效,应请耳鼻喉科医师会诊。

  4 鼻塞的程度逐渐加重,影响呼吸、进食等。

  5 鼻塞并伴有发热、精神状态差时应及时就医。

  6 出生时就鼻塞,应排除先天性鼻腔疾病。

  无需去医院

  婴儿鼻腔狭窄,鼻黏膜血管丰富,极易受外界因素刺激,出现鼻黏膜水肿、渗出,鼻涕增多。出现鼻痂,堵塞鼻孔,造成呼吸困难。解决的办法是室内空气新鲜,湿度、温度适宜,让婴儿逐步适应自然,接受新鲜空气,减少室内尘埃密度,每天用软布做成捻子,轻轻捻动带出鼻内分泌物。但对于有鼻黏膜水肿的宝宝,不能改善鼻塞症状,但也不要着急,慢慢会好的,这是自然过程,一般不超过1个月。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