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宝宝自主收拾玩具的点子

婴童网

宝宝今天1岁7个月29天了,为什么要让宝宝自己收玩具?

家长们可别小看收拾玩具这个动作,能学到的东西还真不少,收拾玩具可以让宝宝:1 学习归类;2 培养责任心,会玩也会收;3 物归原位,训练宝宝的记忆能力;4 帮宝宝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5 培养宝宝的自信心、独立性。

不同时期引导原则不一样

家长要能用不同年龄宝宝能懂以及会感动的话语来教导宝宝,尽量少用物质性的诱导,让宝宝了解,他必须爱护和自己收拾好玩具,不然弄丢了就再也不能玩了。不同时期的宝宝,心理和能力的发展重点也不一样,因此引导宝宝收玩具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0~1岁:爸妈耕耘期,培养概念为主

当宝宝0~1岁时,是父母的耕耘期,可以和宝宝多说话,使用动词、名词教导宝宝认知,例如教他:“这是车子的家。”让宝宝有“固定位置”的概念。

而宝宝11个月大时,他已经开始懂得“可以”与“不可以”的概念,家长不能够“不教而罚”,更应当在适当的时候引导他“怎么做”,在宝宝任性时适时指正他“不可以”,让宝宝学会自我约束,反而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1~ 3岁:宝宝更能干,自己动手为主

1岁后是宝宝的破坏期,因为宝宝会走之后,手就空出来了。这时他的理解能力也已增强,会把东西翻出来,家长必须教育宝宝:“你有家,玩具也有家。”让他从中了解归属感的意义,并激发宝宝的同理心,让他知道:“我回家,玩具也要回家,不然在外面很可怜。”

差不多在宝宝1岁半时,家长应教宝宝掌握力气、轻柔地对待玩具,让他知道:“玩具若被随便丢,它也会痛。”家长也要示范整齐地摆放自己的物品,趁机教导宝宝排序的概念。

在1~3岁期间,就能对宝宝使用更多的形容词,让他知道该物归原位。比如说询问宝宝:“故事书的家在哪里?”“小熊不回家妈妈会着急吗?”家长说得越多,宝宝得到的启发就越多。随着认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可指引宝宝去区分、归类玩具,并自己了解物体的大小及颜色,家长要特别注意宝宝在2岁前还不会分辨危险、控制自己的欲望,为避免意外状况,必须跟紧宝宝来保护他。2岁之后,家长与宝宝的距离就可以拉远,改为采用声音响应的方式来提示和注意宝宝。

引导宝宝收玩具的小窍门

如果强硬地要求宝宝把玩具收拾好,比较容易让宝宝出现抗拒的心理,而一些小窍门就能事半功倍,让宝宝觉得收拾玩具也是一种快乐的历程。

1 游戏法

把收玩具也变成一种游戏,如对宝宝说:“我们给娃娃们盖个房子吧!”然后准备一个大纸箱,稍微做一些装饰,如贴几张漂亮的卡片,画上门和窗户。每次玩过之后,告诉宝宝:“我们送娃娃们回家。”然后协助宝宝把娃娃全部放回去,让宝宝和玩具说再见。由此推进,还可以给小汽车们建个汽车场,

2 表扬法

当宝宝能够主动想到动手,就一定要及时表扬宝宝,也就是所谓的“正强化”,让宝宝有自信和成就感,继续延续好的行为。如当玩具们都收拾好后,对宝宝说:“小狗熊赶在天黑前回家了,你看它笑得多开心。”

3 惩罚法

如果宝宝总是玩过玩具就丢在一边,怎么教都不改变,也可以把玩具藏起来,等下次宝宝要玩的时候告诉他:“你上次不愿意收好,小汽车别别人开走了。”在宝宝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耐心地引导他。

4 允许“意外”法

如果哪天宝宝偷懒不愿意收玩具,家长也不要批评宝宝,不妨问宝宝:“宝宝以前都做得很好,今天怎么没有收拾啊?”让宝宝自己明白应该怎么做。当然,如果宝宝坚决地告诉你,他今天想让娃娃睡在沙发上而不是回到小床上,那尊重他的决定吧!

5 榜样法

爸爸妈妈是宝宝最好的老师,也是宝宝的模仿对象,因此平时家长一定要注意自身的行为,用过的物品尽量摆放整齐,让宝宝从小接受良好的言传身教。

6 交换法

不如约定几个家庭交换玩具,这样不仅能丰富宝宝的玩具种类,也能物尽其用。这样平时就可以提醒宝宝,玩具要收拾起来放好,好好保管,这样别的小朋友才愿意交换。

结语

亲爱的家长们,别再以宝宝还小为借口,玩乐过后的残局,宝宝可以帮着一起收拾,不要让宝宝从小就当个“甩手掌柜”哦!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