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 孩子出现攻击行为的原因

婴童网

宝宝今天6岁8个月22天。宝宝身体各方面的发育也在逐步增强。无论是外在的运动能力抑或是内在的心理承受能力,都跟以前有了很多的差别。这个时候的宝宝,行动灵活,自由,而且会特别喜欢跟小朋友四处去玩耍。随着自我意识的提高,也会开始对你的一些规定进行抗议。甚至有的孩子可能还会出现一些较为野蛮的行为。你知道孩子怎么会出现这些野蛮行为的吗?

一、孩子的野蛮行径分几类

1、取乐性攻击行为以身体、语言或者是一些工具等,直接或间接地对别的孩子实施攻击,以获得心理的愉悦。
  

2、具有报复性质的攻击行为 有的孩子受了别人的气,采取以牙还牙的方式,从而这个攻击的行为也就变得更加严重。
  

3、攻击行为变成习惯 频繁的攻击性行为形成了习惯,在情绪低落或者亢奋时都有发生的可能。
  

4、迁怒性攻击行为 有的孩子因为受到了老师或者是爸爸妈妈的批评,自己不开心,然后就把这些不开心的情绪发泄到身边的其他小朋友身上。
  

5、模仿性攻击行为 在流行的电视、电影、游戏中,模仿其中的一些暴力的行为。
  

6、妒忌性攻击行为 因为对其他小朋友存在妒忌,进而演化为攻击对方,但只要是用语言的方式。
  

二、孩子的攻击行为如何产生
  

1、儿童辨别是非能力差,这是产生攻击性行为的一个主要原因。宝宝的认知能力非常有限,也还不能够很准确地去分辨对与错。所以,当看到电视、电影、游戏中的一些暴力行为时,孩子们便会在现实生活中做出相似的反应,进而出现了攻击行为。
  

2、借助攻击行为发泄内心的不开心。如果宝宝情绪过度低落,或者大人总是让他们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这时,孩子就要发泄内心的不满情绪。而在孩子的世界里,他们的宣泄的方式是非常简单的,最常见的就是大哭。当然,也会有一些小朋友出现了攻击行为,其实这样也是在保护自己。
  

3、爸爸妈妈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孩子做错了事情,有的家长会不分青红皂白便打孩子,宝宝自然而然的产生了抵触情绪。久而久之,他们就有可能会学习这种行为,并将其转到周围人的身上。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