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观念的改变,我们对健康的概念已不再是以前简单的身体健康就可以了,现在的我们讲的健康更多的是生理和心理上的健康。而家长对孩子总是认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只要身体健康就可以。然而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家长的情绪会在不知不觉中也影响到孩子的情绪,从而给孩子的心理带来一定的影响。情绪暴力指的就是外界的一些不好的影响对孩子的心灵造成的伤害。那么情绪暴力究竟会对孩子造成哪些影响呢?
情绪暴力对孩子的影响(图)
什么情绪暴力
情绪暴力就是通过周围人的消极情绪,传递给孩子的一种消极、抑郁或焦虑的情感,并由此给孩子造成某种困扰或压力。
情绪暴力产生的可能原因
1、比如自身经历,一个孩子从小挨父母打骂,那么他做了父母,往往也不拿打骂孩子当回事;
2、比如文化程度,高学历群体亲子暴力明显低于地学历群体;
3、可能跟个人修养有关;
4、可能跟个人性格有关;
5、成年人的强势意识。
情绪暴力对孩子的影响
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行为,尤其是情绪,是幼儿心理健康发育的直接影响因素;父母的行为是孩子的标杆,是孩子心理发育的影响指针。研究表明,父母在家中情绪友善平和,接人待物谦虚礼貌,有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发育;而如果父母在家里经常情绪恶劣,吵架斗嘴,则会让幼儿经常处于紧张和恐惧之中,对于孩子的心理发育极其不利。
家庭琐事、社交挫折、情感失意、物质短缺等,都会使父母们产生各种各样的消极情绪,稍不注意,就会把自己的消极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这样,“情绪”就成为了一种暴力。父母和孩子朝夕相处,父母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会被孩子们尽收眼底,对孩子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如果我们整天用“坏情绪”来面对孩子,必然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而使其感到心情郁闷。情绪暴力影响亲子关系,影响家庭和谐,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作为父母的我们,绝对不能忽视情绪暴力对孩子的伤害。
孩子在对这个还没有形成整体的意识以及世界观、价值观之前,大多数时间学习的对象都是各位家长,他们会对自己的父母产生浓厚的依赖感。如果家长将这种依赖感当成是自己在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压力可以发泄的地方,这种情绪对孩子的心理影响是非常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他们对家庭、父母观念的扭曲。因此,作为孩子最直接且影响最大的生活伙伴,父母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情绪,共同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阅读了本文的人还阅读了:
给孩子表达情绪的机会
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
4岁-5岁宝宝情绪与社会行为
文章由三优亲子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