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生儿败血症

婴童网

从孕期到分娩,准妈妈的每一个小心翼翼的动作都是为了宝宝能够健康出生。但是如果宝宝再新生儿期没有被照顾好,或者本身出生时体重就极低,那么新生儿就很有可能患病。新生儿败血症就是新生儿期一个疾病,尽管它的发生率比较低,但是出生体重越低其发生率就会越高,而且病死率也是比较高。近几年由于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在不断上升,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病率。那么究竟什么是新生儿败血症呢?



什么是新生儿败血症(图)


什么是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新生儿期致病菌经各种途径侵入新生儿血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全身性的感染。新生儿时期该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均较高。本病早期诊断困难,易误诊。处理不及时,可导致败血症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


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因


1、地区不同病原菌也会有所不同


儿败血症主要是由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菌、克雷白杆菌及B组链球菌感染所致。事实上,病原菌因不同地区和年代而异,我国多年来一直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感染多见。


2、新生儿的免疫功能


细菌入侵后是否发展成为败血症,由细菌的毒力、数量、入侵方式、入侵时间、新生儿当时的免疫状态等因素的所决定。


感染的途径


1、孕期感染:妈妈在孕期有感染(如败血症等)时,细菌可经胎盘血行感染胎儿。


2、分娩时感染:产程延长、难产、胎膜早破时,细菌可由产道上行进入羊膜腔,胎儿可因吸入或吞下污染的羊水而患肺炎、胃肠炎中耳炎等,进一部发展成为败血症。也可因消毒不严、助产不当、复苏损伤等使细菌直接从皮肤、粘膜破损处进入血中。


3、产后感染:最常见,细菌可从皮肤、粘膜、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等途径侵入血循环,脐部是细菌最易侵入的门户。


这几年随着医疗设备的增进、药物的使用以及医术的进步使得低体重的新生儿的存活率不断上升,同时由于各类抗生素以及呼吸机的广泛应用也在一定程度让人更有机会接触到各类致病菌,这些都是导致新生儿败血症发病率上升的因素。而新生儿患上败血症从孕期到分娩都有可能,因此准妈妈即便是在产前检查时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并不就代表宝宝的健康无恙,在产后家长也应该时刻注意孩子的健康状况。


阅读了本文的人还阅读了:

新生儿败血症的症状和预防措施

怎样预防新生儿ABO溶血?

特异性检查、溶血症排查

文章由三优亲子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