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蝶,非著名出版策划人、专栏作者、国家高级营养师、儿童心理学爱好者、蝴蝶妈妈母婴健康教育平台创始人,始终信奉生活总有乐趣,你不快乐只是因为你还不够二。
前阵子做了个体检,一堆看得懂看不懂的指标明明白白告诉我,身体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
以前总觉得死是离自己很遥远的事,彷佛自己永远不会长大,永远不会老,便也永远不会死。是从什么时候起,我可以这么坦然地承认自己是怕死的了呢?
十七八岁的年纪,老和妈妈吵架,一心想要行走远方,妈妈的担心不是不明白,却在心底暗暗地想,即使死在外面,我也不要生活在这个让人讨厌的地方。看到妈妈打来的电话,总是不超过三分钟就借口正在忙挂掉了电话。
二十七八岁的年纪,我早已不再和妈妈吵架,常在闲暇时想念故乡,心里更多开始担心,妈妈的三高降下来了吗?爸爸的胃痛最近犯了吗?一有空,总会拨个电话给他们,叮嘱照顾好自己,交代不要再吃剩菜剩饭。
到了这个年纪,上有老下有小,父母不算太老,孩子还小,我才猛然发现,自己必须学会珍惜生命,因为已经死不起,因为不管对老的还是对小的来说,你都是依靠和指望。
有初二的女生因为和妈妈起了争执,一气之下便从高楼一跃而下,旋即,女生的妈妈也崩溃地纵身一跃。两人双双香消玉殒。每每看这样的新闻,都揪心着不胜唏嘘。可能只有当了妈的人,才能切身明白这痛楚。而我不知道,因为不懂得和不重视家庭教育,又有多少家庭酿造了这样的悲剧。
胡先生年近四十练起了瑜伽,甚至还考取了教练证,身边朋友无一不觉得诧异,只有他自己始终坚定,健康是自己的,对一个家庭负责,我首先得活着。
看乔叶的书——《最慢的是活着》,里面有句话:“活着这件原本最快的事,也因此,变成了最慢。生命将因此而更加简约、博大、丰美、深邃和慈悲。这多么好。”我念给朋友听,她陷入一阵沉默。
过一会儿,她开了两罐啤酒来我身边,我们就这样面对面席地而坐,看孩子在一旁和自己的一堆小车过家家。
“不是只有你怕死,我也怕。孩子虽说大点了(朋友的孩子读高中),其实更怕。你对他无微不至好了这么多年,总担心万一自己不在了,就再也没人会对他这么好了。”朋友突然有些伤感。
一瞬间,我的心就被朋友的这句话击中了。阳光恍惚了双眼,眼泪似乎就要忍不住掉下来,就着一口啤酒咽下去。
是啊,只有当了妈妈的人,成为父母的人,才会每天开始活得小心翼翼吧。最怕死的,和最不怕死的,唯有父母。而我珍惜生命,不仅因为自己成了别人的妈妈,更重要的是因为还有我的父母无时无刻在祈祷着他们的女儿此生安好啊。
欢迎投稿
投稿信箱:1074706280@qq.com
QQ: 1074706280 加Q请注明【妈妈悦读】投稿。有任何问题,欢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