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在小假期,刘女士带着女儿回老家,“一想到要带孩子回老家,我就非常头痛。”27岁的刘女士有个3岁大的女儿。有时在周末她会和丈夫一起,带着女儿到近郊自驾游。但是每次一个多小时的行程,女儿都会有晕车的症状。
刘女士说,如果女儿坐车时哭闹不停,但又不是因为肚子饿或者有大小便,她就知道女儿又晕车了。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脸色苍白的现象,用小手抓着刘女士的手不放。此时,丈夫就会把车停在一边休息一下,过了10多分钟后,女儿的这些症状才会有所好转。
有时候,刘女士想带着女儿去远一点开豁视野,但是旅途中仅单向车程就要五六个小时,高速路上又不方便停车。长途旅程让刘女士很担忧,“真的不想看到孩子因为晕车而难受,不知道能不能给孩子吃点晕车药呢?”
【专家介绍】
史源,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全国儿科专委会委员医学博士、中华医学会全国儿科专委会委员医学博士。
【访谈】
宝宝为什么会晕车?
4岁前孩子的前庭功能正处在发育阶段,16岁才完全发育成熟,在前庭功能未发育成熟前,因此晕车症状比大人重也更普遍。孩子本身的内在原因,如睡不足、胃肠不好等,都易诱发晕动症。如果车辆颠簸得厉害,就有可能导致宝宝前庭器官兴奋性提高,引起晕车。所以带宝宝乘车外出,需要做一些预防晕车的准备。
如何避免晕车,出发前要做好什么准备?
乘车前,不要让宝宝吃得太饱、太油腻,也不要让他饿着肚子,给孩子吃一些可提供葡萄糖的食物;另外, 可以运用桔皮:乘车前1小时左右,将新鲜桔皮表面朝外,向内对折,然后对准两鼻孔两手指挤压,皮中便会喷射也带芳香味的油雾。可吸入10余次,乘车途中也照此法随时吸闻。也可以用姜:行驶途中将鲜姜切片,装于小塑料袋内随身携带,上车前在孩子肚脐处贴片生姜乘或者坐车时随时放于鼻孔下面闻,使辛辣味吸入鼻中。姜能预防晕车,姜的作用在于它能吸收胃酸,以阻止恶心。还可以将姜片贴在肚脐及手腕内关穴上,外面用活血止痛膏固定,此家庭疗法经广泛试用,对晕车带来的恶心有极佳的疗效。;带孩子乘车应尽量选择靠前颠簸较轻的位置,以减轻震动,并打开车窗,让空气流通。
宝宝能否吃晕车药,会不会影响发育?
宝宝晕车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会诉说不舒服,无缘由出汗、呕吐、面色苍白、静静地蜷缩在一旁,眼睛紧闭,双手紧抓座椅,并有恶心、呕吐、烦躁的表现。抓紧父母不松手等。很多父母为避免孩子难受,会给孩子减量服用晕车药。特别提醒的是,晕车药的成分可能对儿童神经系统发育造成负面影响,超过3岁的宝宝如果一定要用药,最好在儿科专业医师的指导下科学服药。
日常生活中有什么方法提高宝宝的前庭平衡感?
对于晕车宝宝,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锻炼他的前庭平衡感,这样就可以避免晕车。如果您想让宝宝更好地适应长途汽车旅行,那就有必要增强其前庭平衡感。除了多多练习爬行之外,每天都抽出2~3分钟的时间,与宝宝一起做些前庭器官训练游戏,这样不但可以更好地训练宝宝的前庭平衡能力,更可以通过游戏的玩乐来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推荐游戏】
室内小游戏:
1、旋转:平时可以抱着宝宝原地慢慢旋转5~7秒钟,请注意,旋转速度和时间都要以宝宝能够承受的范围为准,如果宝宝出现不适应,就请放慢旋转速度或减少旋转时间。
2、滚动:可在家里较空的地板上跟宝宝一起玩翻滚游戏,为了避免受伤,请爸爸妈妈记得要先铺上软软的塑胶地垫。
3、荡秋千:可以将宝宝抱在腿上玩玩荡秋千,随着高高低低的来回晃动,宝宝的平衡能力将得到明显增强。当然,晃动的幅度和速度还是要以宝宝能够承受为准。
除了上述室内游戏,还请爸妈多带宝宝到户外去走走,同时利用游乐设施来训练平衡感。
1.平衡木:如果宝宝已经会走了,父母可以帮助宝宝试着走一走不太高的平衡木。刚开始时,要扶着宝宝慢慢走,然后渐渐放手,让宝宝自行走完,当然大人还必须在旁边进行严密看护。
2.滑滑梯:如果宝宝还太小,不敢玩滑滑梯,那么父母可以抱着宝宝玩玩滑滑梯,以增加宝宝接受前庭刺激的机会,在父母温暖的怀抱里,宝宝一般不会强烈抗拒玩滑滑梯。
3.跷跷板:请不要小看跷跷板这种上上下下的简单动作,对于加强前庭平衡能力来说,它绝对是相当有帮助的。
4.旋转木马:带宝宝到儿童乐园里坐一坐旋转木马,缓慢的旋转和高低的起伏,也可有效。
欢迎投稿
投稿信箱:1074706280@qq.com
QQ: 1074706280 加Q请注明【妈妈悦读】投稿。有任何问题,欢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