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身体各项机能尚未发育成熟,身体免疫力低,所以在成长的过程中,宝宝身体会出现各种状况。而麻疹作为儿童病症中最常见的一种,麻疹是由病毒引发的呼吸道传染疾病,具有传染性,传播速度也快。麻疹要是不及时处理就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所以爸爸妈妈们一旦发现宝宝有麻疹就应该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那么小儿麻疹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麻疹是什么
麻疹是由病毒(麻疹病毒属副黏液病毒)引发的呼吸道传染疾病,会经由人体的唾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传播,传染性很高。在空气不流通等拥挤的环境下,最容易大范围的爆发了,而且大部分被感染的对象都是小孩子。儿童患病后有极强的并法病症,比如肺炎、中耳炎等等。
麻疹为红色斑丘疹,有凹凸感,摸起来不平整,令人感到不太舒适,用力按压后红色会褪色。临近的麻疹可长成一片红色,等疹子出完以后,高烧会退,如果没有并发症,病情会好转。
宝宝早期症状有流泪、咳嗽、流鼻涕、发高烧、眼结膜充血等。一般情况下,在发烧3到4天后会出疹子,最开始的地方是耳朵后面、发迹处,然后再慢慢的延伸到脖子、脸上、胸背、腹部、四肢等处,最后才会长到手上和脚上。
宝宝出麻疹退烧、出疹、退疹个需要三天,一般年龄半岁到5岁的宝宝最受困扰,没有接受过麻疹疫苗的小朋友如果接触患病者,就会立刻被传染上。
宝宝麻疹潜伏期
麻疹的潜伏期一般有10到14天或者是一周左右(6到21天),在这个阶段一般都没有明显症状,不过小孩的口腔内开始排出麻疹病毒,具有传染性。只有少部分的小孩患有麻疹后,会在短时间表现出轻度的发热,或者一些出疹的现象。
发烧的3天(出疹前期)
出麻疹前期时间一般为3到5天左右,体弱者可能会延长至7到8天,接受或育苗和被动免疫者能缩短到1天。
全身症状
宝宝感染上麻疹后全身的温度会呈现递增方式的上升,出现白天温度较低认而上温度升高的现象,同时伴随着坐立不安、疲倦、浑身不自在,同时还伴随着浑身抽搐,如果是成年人患有麻疹,还伴有头痛。
卡他症状
初期患上麻疹时,宝宝表现为类似于感冒,会出现咳嗽、鼻涕、发烧等症状,不过从流鼻涕的症状中可以看出端倪,患上麻疹的宝宝比普通感冒时的流鼻涕严重些,会有怕光、流眼泪、充血等等现象。眼睑会有水肿,开始怕光,下眼睑会有一条很明显的充血横线。
呼吸道症状
在呼吸道前期,麻疹会蔓延到喉咙、支气管、肺部,因此宝宝会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症状。
柯氏斑症状
在出疹前的一天到两天时间里,口腔内下臼齿的粘膜上开始出现1毫米左右的灰颜色小点,外面有红色的晕染,在一天的时间里,可能会扩散到脸颊、唇部的粘膜。
小贴士
当妈妈爸爸们无法准确辨认时,可以看小孩是不是两眼流泪多,伴随鼻涕发烧,同时查看宝宝的口腔黏膜是不是上有科氏斑(圆圆的小点,如上所述),如果有则可以判定为患有麻疹了。
出疹的3天(出疹期)
从发病开始后的3到5天(正当发热高峰期),看到科氏斑后的1到2天,即开始出现皮疹。
出疹位置
皮疹表现为不规则的红色丘疹,最开始出现在耳朵后面、脖子上、发迹周围,然后一直向下延伸,最后才会出现在四肢。只要2到3天的时间,便会遍及全身。颜色以鲜红为主,受压后会褪色。当疹子出到高峰期时,会融合到一起,色泽会慢慢变暗。如果偶尔出现小疱疹或者小出血,都是正常现象。此时,宝宝体温持续上升,最高可能达到40到40.5摄氏度。
消化道症状
孩子会出现没有食欲,同时伴随有腹痛、呕吐、腹泻。
出疹严重
有些宝宝在这个阶段会比一般人严重,表现为水肿,可能会因为淋巴的肿大、脾肿大,而引起腹部痛、上吐下泻等症状。更严重的还会出现心肺衰竭,与此同时疹子的颜色突然变得暗沉,而且快速消失。当疹子达到高峰时,温度会进一步的上升,最高可以达到40度。此时精神状态差、咳嗽加重伴随有痰,经常口干舌燥,想睡觉,眼睛肿,分泌物增多等等。
小贴士
如果宝宝在出疹时期,疹子没有顺利的出来,而是颜色暗淡且稀疏,没有红色偷出来,或者有红色马上又消失了,此时应该立马送去医院治疗,这是出疹的严重情况。
退疹的3天(恢复期)
发烧并退疹后,在没有任何并发症发生的情况下,宝宝的食欲、精神等都开始好转,疹子退掉后,皮肤有类似于皮屑的物体,还有棕色色素的沉积,之后一周到10天左右的时间会完全痊愈。
小贴士
如果宝宝并未如期的恢复,而是出现了呼吸急促,高烧不退,甚至面带紫青色等等一切不正常的症状,此时应该立刻送往医院。
如何预防
被动免疫
在接触麻疹后5天内立即给于免疫血清球蛋白,可预防麻疹发病;超过6天则无法达到上述效果。使用过免疫血清球蛋白者的临床过程变化大,潜伏期长,症状、体征不典型,但对接触者仍有潜在传染性。被动免疫只能维持8周,以后应采取主动免疫措施。
主动免疫
采用麻疹减毒活疫苗是预防麻疹的重要措施,其预防效果可达90%。虽然5%-15%接种儿可发生轻微反应如发热、不适、无力等,少数在发热后还会出疹,但不会继发细菌感染,亦无神经系统合并症。国内规定初种年龄为8个月,如应用过早则存留在婴儿体内的母亲抗体将中和疫苗的免疫作用。由于免疫后血清阳转率不是100%,且随时间延长免疫效应可变弱,所以4~6岁或11~12岁时,应第二次接种麻疹疫苗;进入大学的青年人要再次进行麻疹免疫。急性结核感染者如需注射麻疹疫苗应同时进行结核治疗。
控制传染源
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隔离。一般病人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10天。接触麻疹的易感者应检疫观察3周。
切断传染途径
病人衣物应在阳光下曝晒,病人曾住房间宜通风并用紫外线照射,流行季节中做好宣传工作,易感儿尽量少去公共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