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化脓性中耳炎怎么办

婴童网

我们常用五官端正形容一个人长得好看,三庭五眼长得标准,五官包括眉、眼、鼻、嘴、耳,通常整容都是整脸型啊或者垫鼻子开眼角,很少有人会留意到耳朵。假如头发够长还会遮住耳朵,这让我们常常忽略了耳朵。其实耳朵的结构很复杂,重要的神经部件都看不到,但这不代表可以忽略耳朵,耳朵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就是中耳炎,那么儿童化脓性中耳炎该怎么办呢?耳朵保健也同样重要。

  儿童中耳炎流脓怎么办?

  儿童中耳炎到了流脓的阶段就一定要遵医师来治疗,治疗也有一般的顺序。下面是一般的儿童中耳炎流脓的治疗步骤:

  1. 口服抗生素治疗 儿童中耳炎流脓怎么办?通常医生会先开立抗生素治疗,并搭配鼻咽管黏液抽吸,疗程约10天,假使幼儿服用抗生素2~3天后,仍持续有发烧(退烧之后,隔一阵子又发烧)和耳痛的状况,那么请家长带宝宝复诊,医生可能会考虑更换抗生素治疗。

  2.清除耳道化脓 儿童中耳炎流脓怎么办?采取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随时清除耳道积脓,可用过氧化氢洗净,选用含抗生素的滴耳剂或滴眼剂滴耳等;若是慢性中耳炎,可采用4%硼酸酒精、1%氯霉素甘油。粉剂如碘硼酸粉、氯霉素硼酸粉等。待干耳3个月以上未复发,可考虑鼓室成形术,修补鼓膜,改善听力。 温馨提示:密切观察病情,如持续流脓,应注意乳头炎合并症。如有脑膜刺激症状,应除外颅内外合并症,一旦发现,应手术治疗。

  3 耳膜切开引流手术 儿童中耳炎流脓怎么办?假使中耳炎患者经规律服药超过六周,耳膜发炎的症状仍未改善,医生会视状况建议施予耳膜切开引流手术,不过因为幼儿年纪太小,加上现今的抗生素治疗相当进步,所以进行手术治疗的机率较低。

  儿童中耳炎流脓,家长应注意哪些

  1 注意保持宝宝耳廓和外耳道的清洁和干燥,在给宝宝洗头、洗澡时,家长要尽量避免外耳道进水,或在每次洗澡后,用婴儿专用细棉棒,轻轻将耳廓和耳朵擦拭干净。

  2 避免意外伤害,切莫让宝宝将细小物品如豆类、小珠子等塞入耳内,以免造成外耳道黏膜损伤、感染。儿童喜欢活动、逗闹,不小心碰伤耳道,会引起感染,严重者也可引起中耳炎。

  3 游泳时也应小心,游泳后要及时让耳内的水流出,可以侧头单脚跳动促使水流出,用棉签吸干水分,患有慢性中耳炎的人,尤其是耳膜有穿孔者不宜游泳,因为耳膜穿孔后,流入耳道的水可以直接通过穿孔进入中耳,导致中耳炎。

  4 对于卡他性中耳炎,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必不可少。对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预防感冒和防止耳内进不清洁的水是预防的关键。

  5 忌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可能传染感冒的场合.有感冒发生,尤其是有鼻塞时,切勿轻视,要及早治疗,以免加重中耳炎病情.

  6 不可运动过度,不能吹奏笛子及气球,随时漱口保持口腔卫生,尽量用鼻子呼吸,睡觉侧躺时将病耳朝下,擤鼻涕时不可过猛,并且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鼻道耳咽管畅通,维持中耳的排泄与通气功能.

  7 有耳膜穿孔者,特别要防止不洁的水经外耳道进入中耳(例如洗头,游泳等),造成发炎的加重,必要时可用耳塞塞住耳道来预防,若水进入耳朵时,可用吹风机吹乾,或侧跳使水份流出,避免挖耳朵使其再受伤害.遵照耳鼻喉科专科医师的指导与治疗绝不可自作主张。

  儿童中耳炎如何避免流脓

  儿童中耳炎要想避免流脓,那么在中耳炎早期就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防范引发中耳炎:

  1、预防感冒 中耳炎分为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由咽鼓管途径感染最多见。感冒后咽部、鼻部的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咽口及管腔黏膜出现充血、肿胀,纤毛运动发生障碍,致病菌乘虚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常见的致病菌主要是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因此预防感冒就能减少中耳炎发病的机会。

  2、正确擤鼻涕 擤鼻涕方法不正确也可导致中耳炎。有的人擤鼻涕时往往用两手指捏住两侧鼻翼,用力将鼻涕擤出。这种擤鼻涕的方法不但不能完全擤出鼻涕,而且很危险。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如果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则压力迫使鼻涕向鼻后孔挤出,到达咽鼓管引发中耳炎。因此应提倡正确的擤鼻方法:用手指按住一侧鼻孔,稍用力向外擤出对侧鼻孔的鼻涕,用同法再擤另一侧。

  3、坐姿哺乳 如果婴幼儿仰卧位吃奶,由于幼儿的咽鼓管比较平直,且管腔较短,内径较宽,奶汁可经咽鼓管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因此母亲给孩子喂奶时应取坐位,把婴儿抱起呈斜位,头部竖直吸吮奶汁。

  4、避免呛水 游泳时应避免将水咽入口中,以免水通过鼻咽部而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

  5、避免外伤 外伤容易导致鼓膜穿孔,这时禁止滴任何水样液体,以免影响创口的愈合,可用消毒棉球堵塞外耳道以免感染诱发中耳炎。

  6、总之,宝宝得了发生中耳炎后一定要看医生,遵医瞩认真治疗,不能自行服消炎药而使宝宝未得到彻底治疗而留下隐患。中耳炎如果治疗不及时,尤其是婴幼儿期的宝宝机体抵抗力低,中耳炎可以向附近器官扩展,如引起乳突炎甚至颅内感染等严重后果。因此要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宝宝中耳炎早期症状

  宝宝中耳炎初期症状一:发烧不退 宝宝中耳炎初期症状——宝宝连续3天发烧37.5℃以上,吃了药烧却持续不退时,就要考虑宝宝有患中耳炎的可能,要尽早去耳鼻喉科检查。

  宝宝中耳炎初期症状二:挠耳朵 宝宝中耳炎初期症状——如果宝宝不断地摸耳朵、挠耳朵、揪耳朵,要想到他是不是患了中耳炎,大一点的孩子会觉得耳朵闷闷的

  宝宝中耳炎初期症状三:摇头 宝宝中耳炎初期症状——当发现宝宝躁动不安、摇头,要想到他耳朵可能不舒服。

  宝宝中耳炎初期症状四:哭闹不止 宝宝中耳炎初期症状——孩子突然变得烦躁,爱哭,而且夜里总是睡不好觉,这时要立即带他去看医生。

  宝宝中耳炎初期症状五:耳朵积水 宝宝中耳炎初期症状——中耳炎发作时,中耳内会积水,鼓膜肿胀。鼓膜穿孔时,就会有黄色的分泌物流出。孩子耳朵周围如果出现干皮,就要注意了。 宝宝中耳炎初期症状六:听力不好 宝宝中耳炎初期症状——鼓膜里有渗出液会导致听力下降。如果你发现宝宝对你的召唤反应迟钝,叫他几遍也不理睬,要赶快带他去耳鼻喉科检查

  双氧水洗耳朵

  使用双氧水清洗耳朵,一般是在耳朵存在化脓性中耳炎的情况下使用,去除外耳道内的脓性分泌物。使用时一般滴入3-5滴即可,待药物停留3-5分钟后再使用生理盐水清洗。然后使用棉签吸尽外耳道内的水液保持外耳道洁净。

  耳朵里面疼的原因耳朵里面疼是一种常见的病症,临床上发病最多的是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绝大多数为非特异性安排炎症。其表现为耳内疼痛、发热、恶寒、口苦口苦、小便红或黄、大便秘结、听力减退等。如鼓膜穿孔,耳内会流出脓液,疼痛会减轻。

  有关专家介绍,耳朵里面疼,可能是隐藏着一些疾病。那么,具体有哪些疾病呢?耳朵里面疼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症状, 几乎每个人都会这样,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耳炎。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症状,其症状还包括:

  1、听力减退:听力下降、自听增强。表现为转动头部可时而改善,时而堵塞。如只有一耳患病,可能长期不被察觉。

  2、耳痛:急性者中耳炎会有持续性隐隐耳痛或时而抽痛,慢性中耳炎患者耳痛则不明显。本病或伴有耳内闭塞或闷胀感,按压耳屏可暂时减轻。

  3、耳鸣:多为低调间歇性,如“劈啪”声,嗡嗡声及流水声等。当头部运动或打呵欠、擤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

  总之,造成耳朵疼痛的原因是很复杂的,治疗的关键在于查明病因,对症治疗。

  耳朵疼怎么办

  出现耳朵疼的症状,大多数原因都在于中耳炎,该怎么办好呢?

  要治疗中耳炎,采用保守方法规范治疗是可以治愈的。可以使用如双氧水清洗,适当服用阿莫西林胶囊、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等治疗,也可去看中医,根据辨证使用如牛黄解毒丸、黄连上清丸、龙胆泻肝丸等,多饮水,清淡饮食,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还要注意做到以下的日常注意事项。

  1、尽量不掏耳朵。不用不干净、尖锐的物体挖耳朵,以免感染发炎。成人外耳道口到鼓膜的距离只有3.5厘米,用棉签清理耵聍时,伸入外耳道的部分应在2.5~3厘米之间,以免刺伤鼓膜。此外,不到按摩店、美容店采耳,一是用具消毒没有保证,二是非专业人员有可能把鼓膜弄伤。

  2、预防感冒。夏天是感冒高发季,耳炎往往是由感冒引起,咽鼓管不通气可引起渗入性中耳炎。

  3、尽量不要让水进入外耳道。游泳或洗头洗澡,如果有水进入耳朵应立即用棉签将水擦干净,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

  4、此外,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工作、学习或玩游戏等,容易让耳部精细的血管神经受压。这是不少患者耳鸣却查不出病因的原因。坐下来超过1小时,就应该进行体育运动,以及适当放松颈部。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