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癫痫病怎样护理呢

婴童网

  宝宝在成长期间身体会出现很多突发情况,让爸爸妈妈们十分头疼。婴儿癫痫是幼儿时期的症状,对于孩子的健康造成极其不好的影响,痊愈的几率低。所以很多家长对于癫痫都是十分抗拒的,生怕自家孩子惹上。造成婴儿癫痫的原因有很多,家长们应该多些了解,在照顾宝宝的过程中才能避免踩到禁区,及时发现宝宝的不妥之处,还能防范于未然。那么,婴儿癫痫应该怎么办?

  什么是小儿癫痫

  该病俗称“羊儿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病因复杂的、反复发作的神经系统综合症。由阵发的暂时性脑功能紊乱所致。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肌肉抽搐和意识障碍。主要因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全,大脑皮层受到高热或剧烈的精神刺激,产生过度兴奋所致。以高热诱发者最为多见。惊厥时绝大多数小儿不省人事、两眼紧闭或半开,眼球上翻、牙关紧闭、口角抽动、头向后仰,四肢反复屈伸,同时因胸、腹肌强直,呼吸停顿,故全身缺氧,口唇青紫,身体强直,持续十几秒钟到1-2分钟,但也有极少数小儿症状较轻,意识尚清楚。

  小儿癫痫的原因有哪些?

  虽然小儿癫痫的病因十分复杂,但随着医学科技的快速发展,大部分病因已被人们明确认识,总体来讲从病因学上可将癫痫分作两大类:

  一类是没有明确病因的癫痫,这一类癫痫占癫痫患者总数20%,大多与遗传有关,因此也称作隐源性癫痫或遗传性癫痫。

  另一类是可查出明确病因的癫痫,北京国济中医院癫痫病诊疗基地罗专家介绍最常见的病因包括:

  ①先天脑发育畸形,如无脑回畸形,巨脑回畸形,多小脑回畸形,灰质异位症,脑穿通畸形,先天性脑积水,肼胝体发育不全,蛛网膜囊肿,头小畸形,巨脑症等。

  ②神经皮肤综合症:最常见的有结节性硬化,神经纤维瘤病和脑三叉血管瘤病等。

  ③遗传代谢病,如苯丙酮尿症、高氨血症、脑脂质沉积症、维生素B6依赖症等。

  ④围产期脑损伤,主要是产伤、窒息、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其中以缺氧缺血性脑病而致癫痫者最常见。

  ⑤颅内感染:如细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脑脓肿、霉菌性脑膜炎、脑寄生虫病、接种后脑炎、传染后脑炎等。

  ⑥营养代谢障碍及内分泌疾病,常见有的低血糖、低血钙、低血镁、维生素B6缺乏,甲状腺功能低下。

  ⑦脑血管病:如脑血管畸形、颅内出血、脑血管炎、脑梗塞等。

  ⑧外伤:由外伤而致的颅内出血、颅骨骨折、脑挫裂伤等均可引起癫痫,但发病率与损伤程度及部位有关。

  ⑨高热惊厥后脑损伤也导致癫痫。不论哪种原因引起的癫痫,积极治疗原发病,迅速控制发作,接受正规、合理、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是疾病顺利康复的保证。

  小儿癫痫应该如何治疗?

  外治自疗法

  吴萸适量,研细末,撒于脐窝内,外用胶布固定,7~10天换药1次,宜于癫痫发作期。

  丹参、丹石各10克,苯妥英钠(西药)0.25克。共研细末,取药末十分之一放入脐中。上盖药棉用胶布封固,每周换药1次。

  成药自疗法

  二丑丸,每次3~6克,每日2次。疗程3~6个月。

  代白散,每次2~4克,每日2次。

  癫痫白金丸,每次3克,每日2次。

  镇痫片,每次2片,每日2次。

  饮食自疗法

  黄瓜藤50克,煎汁去渣,放入川贝末1克调匀,1次服完。每日1剂,15~20天为一疗程,连服2~3个疗程。

  推拿自疗法

  拿法:以拇指指端和食、中二指指端,或用拇指指端与其余四指指端相对用力提捏筋腱(后者又被称为五指拿”)。在临床操作时,有时用食指或中指指端在筋腱上扣拨,进行弹筋拨络,这种方法也称为拿法。

  揉法:以拇指指端,或食指指端,或中指指端,或食、中、无名指指端,紧紧附着地穴上作和缓回转的按抚动作。除用手指端外,还可运用鱼际部或掌心、掌根作揉法。所以又可分别称之为指揉法,鱼际揉法、掌根揉法。

  掐法:以拇指指甲重按穴位,且需注意力度把握,以不刺破皮肤为宜。

  捣法:以中指指端叩击穴位,事实上相当于指击法”。

  小儿癫痫的急救护理

  1、小儿癫痫大发作开始,应立即扶孩子侧卧防止摔倒、碰伤。

  2、头侧立,使唾液和呕吐物尽量流出口外。

  3、防止舌咬伤,可将手帕卷成或用一双筷子缠上布条塞入其上下牙之间。

  4、抽搐时,不要用力按压孩子肢体,以免造成骨折或扭伤。

  5、发作过后昏睡不醒,尽可能减少搬动,让孩子适当休息,可给吸氧气。

  6、已摔倒在地的孩子,应检查有无外伤,如有外伤,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7、有癫痫病史者,必须按医嘱规律性地服用抗癫痫药物,切忌擅自减量或停服,否则会导致癫痫病复发或持续发作。

  8、一定要立即呼吸叫120急救电话,请医生前来急救,即使发作已停止,也必须到医院去进一步检查,确定病因,对症治疗,防止复发。

  9、小儿惊厥(类似癫痫发作)以高烧引起的多见,这时应尽快地把体温降下来,有利于防止再次发生惊厥,并应尽快送到有儿科的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图片来源于锐景图库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