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萱这几天晚上睡觉总是咳嗽,而且说话声音有点嘶哑,一开始咳嗽症状比较轻,妈妈就给和糖浆、熬梨水喝,但还不见成效,伴随着咽喉肿痛,妈妈怀疑孩子是不是感冒了。
入秋以来,您家孩子是不是也出现了咳嗽、口唇干裂、心绪不宁、生口疮等症状?您是不是以为孩子感冒、上火了?孩子身体娇弱,切忌给孩子乱用药,因为上述症状很可能是“秋燥”在作怪!
秋季干燥,而宝宝阳气高,体质偏热,很容易被秋燥影响引起上火等现象。并且,宝宝的肠胃都还是属于发育阶段,比较弱,不能立马适应秋季,很容易引起各种秋燥毛病,那么宝宝秋燥上火怎么办呢?下面就由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内科主任医师唐书生来介绍一下孩子秋燥上火的一些表现,并教大家应对秋燥的方法,帮助孩子们安心度过天高物燥的“多病之秋”。
孩子秋燥上火表现有哪些?
1、呼吸道疾病多发——肺燥
宝宝很容易受到外界气候、杂质等刺激,从而影响呼吸道,燥邪侵入身体,肺部燥热影响多种呼吸道疾病。
常见的肺燥上火症状有:流鼻血、咽喉发炎肿痛、干咳少痰、口舌生疮等。
2、肠胃道疾病多发——肠燥
肠胃发育期的宝宝很难适应秋季突然转凉,引起肠胃不适。秋季病毒传染性强,宝宝的抵抗力差,还容易感染肠道疾病,导致腹泻。
肠燥上火症状:一般表现为便秘、腹泻、积食和攒肚等。
4个妙招应对孩子秋燥:
1、饮食调理
秋季孩子日常饮食宜减辛增酸,养肝、补脾胃,可以吃些生津润燥的食物。饮食方面要不贪凉,冷饮方面要少吃;辛辣易上火的食物要远离。
秋季喝水不够也可能引发秋燥上火问题,日常保证孩子足够的清水摄入量,养成多喝水,少喝饮料的习惯。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纤维素,对孩子的肠道健康很有帮助,秋季多吃水果还可以防秋燥,预防便秘等问题。
2、做好保湿工作
宝宝的角质层发育未完全,锁水功能弱,在秋冬季节很容易流失,为了长效保持皮肤滋润的状态,要给宝宝们做好护肤的工作,不仅是脸部,还有身体、脚、手处都要护理到位,以免宝宝的肌肤出现干裂情况,继而引发上火等问题。
3、调整作息规律生活
秋天是一个要注意养收的季节,在这个季节不宜让孩子晚睡,要做到早睡早起。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宝宝的作息安排要调整适应环境,建立体内生物钟。
4、排清积热,消食导滞
入秋之后,天气逐渐变凉,身体对存储能量的需求会提高,孩子会不自觉地吃得更多,也更偏好肥甘厚腻、温补的食物。但由于孩子脾胃薄弱,一旦饮食不节,进食过多或吃得过于滋补,脾胃压力过大、无法负荷,食物停滞在孩子的脾胃里,就会造成积食。
如发现舌苔、口气、大便、睡眠有一项或以上不正常就说明孩子积食了。这时要及时给孩子喝小儿七星茶来帮孩子消积食、排积热,小儿七星茶针由薏苡仁、山楂、稻芽等七味药组成,其方中的山楂专门擅长消化肉,帮助开胃消滞;薏苡仁利尿化湿,淡竹叶利小便,甘草用以调和诸药,补肝益气,清热解毒。对小儿积滞化热,消化不良很有帮助,另外还可用于烦大便不畅,小便短赤等问题。药食同源,清热不寒凉,对肠道、脾胃起综合调理功效,更易吸收,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