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四联都有什么药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性、微厌氧,附于胃窦部的黏液层,定居在黏液层与胃窦黏膜上皮的细胞表面,可产生各种酶以及代谢产物,损伤胃黏膜,而且是能够在胃里面生存的细菌,是大多数胃病的元凶,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一般都会出现腹胀、上腹部不适、反酸、烧心、恶心等症状,可以引起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严重的可能会引起胃部肿瘤。通常患者可以通过碳13、碳14呼气试验检查,确诊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
由于幽门螺杆菌是非常顽固的,通常不经治疗很难自愈,为了降低胃病、胃癌风险,对于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患者,无论是否有明显的症状,都应接受系统的药物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临床上普遍选用幽门螺杆菌四联疗法进行根除治疗,即“1种铋剂+2种抗生素+1种拉唑类药物”。
临床上常用的铋剂有枸橼酸铋钾、果胶铋等,可以保护胃黏膜,促进黏膜修复,还可以增加清除幽门螺杆菌成功几率。抗生素一般常使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替硝唑等,可以杀灭幽门螺杆菌,如果对此类抗生素过敏,可以进行调整。而拉唑类药物具有抑制胃酸分泌,破坏幽门螺旋杆菌的生存环境的作用,由于幽门螺杆菌在酸性的环境下比较狡猾,应选择抑酸时间长的新一代拉唑类药物,如壹丽安艾普拉唑,相对于同类药物,该药具有抑酸效果长的优点,通常每天服用一次,其抑酸时间可达23小时,能有效避免晚上反酸的现象,而且副作用相对较少,还有此药对于中老年人等代谢能力弱的人群,作用力更强。
四联疗法疗程一般需要连续使用14天,治疗结束后,应停药一个月再复查幽门螺杆菌是否清除干净。患者需要坚持足量足疗程治疗,不能随意中断或停药,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缩短疗程或忘记服药,可能会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容易引起幽门螺杆菌的耐药,给日后根除治疗带来更大的困难。
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尽量保持清淡饮食,注意营养均衡,避免辛辣、寒冷、油腻等刺激性食物。由于幽门螺杆菌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在治疗期间应采取与别人隔离的措施,分开使用和消毒餐具,以避免互相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