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些一线奶粉品牌的区域代理权,倒贴钱都转不出去丨奶粉大会高光

婴童网

原标题:今年一些一线奶粉品牌的区域代理权,倒贴钱都转不出去丨奶粉大会高光

今年一些一线奶粉品牌的区域代理权,倒贴钱都转不出去丨奶粉大会高光

文丨中童传媒记者 风月

“品牌的集中度还会继续加强。”和剂堂总经理杨长东在2023羊奶大会上表示:“而这些年我们也放弃了一些品牌,在做集中化。”

品牌集中化和扶持黑马

这些年,杨长东注意到一些问题。

第一,前两年,和剂堂不做的一线甚至1.5线品牌,马上就有人接手。但是今年出现了什么情况?我们双方在找了一家经销商来接手,开始谈得很好,然后交接。交接的时候,对方反悔了,因为他做了市场调查以后发现,和他之前想的不一样。

头部品牌在很多地方,至今没有找到经销商接手市场。曾经一些品牌或者一线品牌下的单品想结束与和剂堂的合作,下家经销商还要交转会费,现在和剂堂倒贴都转出不去。在一两年前,这是不敢想的。今年是个很大的转折点。

第二,从品牌的选择来看,出现两个极端。一个就是太多品牌来找我们,尤其是二、三线品牌,包括一些一线品牌。另一个是我们能选择、愿意选择的品牌,凤毛麟角。我们判断适合我们的、有机会的品牌太少。

当谈到扶持二三线品牌或者黑马品牌的时候,杨长东认为这类品牌能够逆势超越第一阵营品牌的概率较小,只有2%。

这类品牌要具备差异化。虽然奶粉很难差异化,但是杨长东认为同质化和差异化是相对的,大家都在同质化的时候,哪怕一点很小的改变都是差异化。

做大了,渠道商就无利可图?

中童传媒主编王晨在大会上提到:奶粉品牌在崛起过程中是可以让渠道赚钱的。但是当品牌大到一定程度还在追求更大规模时,往往就会出现旗下网点互相之间打价格战、品牌管控不住市场、开始乱价的情况。于是现在很多品牌把期望值调低了,比如就做5000家、1万家店,市场管控好了,但是规模上不去,问题又来了:会不会由于品牌声量不行被淘汰?

对此杨长东的答案是“大概率会”。因为他认为品牌需要具备规模优势才能生存下来,品牌集中化是消费品的最终归宿。就像可乐,国内只有两个品牌,那些没有规模优势的都是生存不了的。

杨长东认为,阶段性追求小而美可以,长期发展,一定要具备规模优势。

谈到如何避免因放量造成的“贬值”问题时,杨长东表示,这是一个周期问题。很多品牌一进入高峰期就衰败的原因是什么?操盘者急功近利,或者压力过大导致动作变形。高峰期如果操作专业,良性,持续时间可以被拉得很长。哪怕在衰败期,也有很大的价值。不像现在上个新品,半年之内价盘就乱了,这就属于典型的急功近利。

大品牌,渠道商无利可图,导致近些年大品牌纷纷成立渠道俱乐部、渠道也抱团整合反向定制奶粉。这两类平台的角色类似于国粉代理商,会不会对传统代理商造成一些挤压?

杨长东表示,第一次新政之前,有一个品牌光定制奶粉就有150多个,杨长东也定制了一个。定制奶粉一直存在,近期比较活跃,原因是整个市场的压力更大。包括杨长东主营的渠道,很多头部客户也有定制奶粉,对杨长东的影响不是很大,因为他做的产品相当于是细分品类,在赛道上有区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