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著名文学艺术理论学家车尼雪夫斯基曾说过:“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就如同这句话所说的一样,古往今来有多少名师大家的传世名作都是从生活中取材得来的,诸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徐悲鸿的《奔马图》等。
虽然许多画家作画的素材虽然是来源于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事物,但是却因为他们缺乏实地考察,全靠自己凭空想象而导致出现了不少常识性的错误,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的一幅作品就因为这个问题而遭到了广大网友的激烈讨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国画大师被小学生指出绘画错误提到齐白石这个名字,相信大家没有人会不知道。这位以画虾闻名的国画大师不仅绘画技巧出色,在艺术方面有着惊人的成就,而且他的品格十分高尚,还富有爱国精神。
他曾多次义卖自己的画作来支援国家的建设工作。然而,正是这么一位德高望重的“人民艺术家”却被一个小学生指出了他的一幅绘画作品存在错误。
这幅作品就是齐白石先生晚年所作的《耕牛图》。不同于以往的鱼虾鸟花等山水风景画,这幅作品不仅题材特殊,更是承载了晚年齐白石先生对自己的家乡和早期务农生活的思念之情。
因此也使之成为了齐白石的经典名作之一。这幅作品更是于2018年以764万元的高昂价格被人拍卖走了。
然而就是这么一幅传世名作,却被一名小学生指出其中有一处地方错误。当然,出现问题的地方不是齐白石先生的绘画技巧等方面,而是这幅画存在着一个常识性的错误。
这幅《耕牛图》所描画的是一位穿着蓑衣的农民一手扶住爬犁,一手拿着鞭子,赶着一头耕牛在青山绿水小桥等美景环绕的稻田里耕作的情景。
乍一看之下,这幅画作里的内容好像没什么问题,但是这名小学生却指出既然老农是在水稻田中劳作,那么为什么水面上却没有人和牛的倒影呢?
这个问题当时难倒了许多美术大家和研究齐白石的学者,毕竟按照实际的现象和物理知识来说,在光线直射的作用下,水面上确实应该会有农民和耕牛的倒影才对。
引爆网络,网友争议,事实究竟如何这个问题当时在网络上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和讨论,网友们为此分成了两个阵营。
一方认为齐白石老先生是有意为之的,毕竟老先生是以善于抓住事物细节而著称的,不可能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是这名小学生太过于年幼无知了,无法领会齐白石老先生画作的精髓和内涵。
另一方则认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说不定就是因为齐白石当时年事已高,记性不好,再加上他已经远离农村生活多年,一时之间忘记画了也不一定呢。而且这一部分网友还认为对方因为一个问题而批评提出问题的小学生“无知”的行为属实有些过分了。
双方网友谁也不能说服谁,两方就这个问题在网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那么问题来了,事实究竟是如何的呢?到底是齐白石真的忘记画了,还是他确实是有意为之的呢?
齐白石老先生的得意女弟子郭秀仪曾经临摹过老师的这幅《耕牛图》,并按照现实的实际情况在水面上添加了农民和耕牛的倒影。
然后郭秀仪将这幅自己临摹的《耕牛图》拿给老师齐白石鉴赏,齐白石并没有对郭秀仪擅作主张修改添补自己的画作有任何的不满,反而还对其精妙的画技大加赞赏,并在这幅临摹作品上亲笔题词来鼓励这位女弟子再接再厉。
从这个故事我们不难看出当初已经有人提醒过齐白石关于水中没有倒影的这个问题了,但是他却没有再对那幅画作加以任何的修改。
当然,这个故事并不能明确地说明齐白石究竟是有意还是无心的,毕竟他可能就是有意不画倒影,用这个倒影来暗喻自己已经不在故乡务农的这么一个现实情况,更加突出齐白石对故乡农村生活的思念之情。
同时也有可能是齐白石先生真的忘了画倒影,虽然弟子通过临摹的方式提醒了他,但是后期修改画作成品太过于复杂繁琐,他便放弃了加上倒影的这个想法。
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齐白石没有画上倒影这个问题估计只有他本人才知道了,随着他的离世,这个问题也就变成了未解之谜。
然而不论这个秘密是否能被揭开,倒影到底应不应该画上,这些都不会影响齐白石这幅画作的价值和他想要借着这幅画所要传达的情感。
不要迷信权威,要敢于质疑虽然这个问题到最后都没有得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并且它的争议和热度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消散,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这次的事件观察到当今社会存在着一个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那就是人们有些过于迷信权威了。
现如今有很多人都太过于相信所谓的“权威”,认为他们说的话一定是正确的,没有错误的。就比如前几年的养生热潮,好多所谓的“专家教授”声称吃萝卜好,吃黑豆好,导致许多食物的物价飞涨,最后这些所谓的“专家教授”所说的话都被真正的学者专家打脸辟谣了。
还有像这次齐白石《耕牛图》事件一样,许多人因为齐白石是艺术大家,在艺术领域造诣极高,就认为他是肯定没有错的,都是提出问题的人眼光太肤浅看不出来的问题。
然而齐白石哪怕成就再高,他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人无完人,是人就会犯错,不可能会有人一辈子都不犯错误。但是这样会犯错的大师并没有跌下我们所谓的神坛,反而会显得他们更接地气,更有亲近感。
归根到底,这种盲目迷信权威的问题其实是由于我们当前的教育所造成的。我们几乎从小到大都在被灌输一种思想就是老师说的一定是对的,再加上有些学生提的问题可能在老师的眼里就是在故意扰乱课堂秩序而会因此批评他们。
这些都导致了现在课堂上会质疑老师的孩子越来越少,久而久之这样的想法开始变得根深蒂固起来,学生们也只会在课堂上埋头苦记而不是举手提问了。
虽说我们不能胡乱地质疑权威,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但是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从一些合理的角度和方面来质疑权威呢?就像这位小学生从实际情况这个角度,有理有据地质疑一代国学大师的名作一样。
虽然结果可能不一定是正确的,但是应该鼓励这种敢于提出质疑的精神,而不是像那些过于迷信权威的成年人一样批判他无知和无理取闹,这些才是真正无知的人。
伽利略质疑了亚里士多德,这才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哥白尼质疑了天主教会,这才得出了日心说的观点;爱因斯坦质疑了牛顿,这才有了相对论的诞生……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无数先人也都通过他们的实际行动在向我们证明质疑才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权威并不是绝对正确的,他们也会有犯错,而我们应该做的就是通过质疑找出他们的错误然后加以改进,随后我们就可以站在这些巨人的肩膀上俯瞰这个世界。
因此我们应该鼓励这种合理的质疑行为,并将其发扬光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认识这个世界,让我们的社会更加进步。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