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今天5岁1个月零9天了。据专家说,婴儿出生后,就应该与父母分床睡,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良好的性格,行为习惯等等。于是,婴儿期的小宝一直睡自己的小床,从生下来就是独睡的。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独睡确实比跟大人睡一张床更好。
一来,婴儿很安全;二来不用直接呼吸大人呼出的废气,环境更好,睡眠质量高;对于大人而言,也能更好的休息,不至于担心压到小宝宝,而无法自由的翻身。
第一,【抓准时机 】
期间,我们一直在等待着分床时机的到来,快5岁时,分床时机渐渐的显现了。最开始,因为小宝很迷恋和姥姥一起玩扑克牌,晚上睡觉前读完书,也偷偷摸摸的想打几局扑克,所以,他非要和姥姥一张床睡觉,顺利的和我们分开睡了。虽然这一时期没有人在旁边陪伴,孩子还是不肯睡。但孩子还是表现出了内心有独立的要求,有和大人平等享有某些权利的要求,这就是分床的最好时机。
第二,【 营造氛围 】
接下来,就是要给孩子营造足够吸引力的独睡环境了。
孩子小,对新鲜事物很感兴趣,大人有的东西,他发现自己也有同样的,甚至更好的,他就会心理得到极大地满足。我们给他准备了一张可爱的小床,就在大床的旁边。给他准备了带有史努比卡通图案的颜色鲜艳,又造型可爱的床单被罩枕套靠垫,他喜欢极了。“躺在‘史努比’的怀里真开心”,小宝自己说。充满童趣的氛围牢牢地吸引了孩子。
第三,【同房不同床】
跟孩子分床睡,有条件的话,第一步就可以选择先分床而不是分房+分床。这样,因为有父母在同一间房中,整个就寝环境没有被破坏,孩子的安全感不会陷入‘危机’,他更容易接受分床而眠。
第四,【造有利舆论】
第一天分床睡之后,我就当着他的面儿,把这件事情给他的好朋友妈妈说了。“小宝自己睡一张床了,……”。朋友也很配合,直说小宝真不简单等等。当时,他没有感觉什么。回家后,睡觉前,我又一次“强化”:“小宝,今天我跟某某的妈妈说了,小宝昨天晚上自己睡一张床,睡的可好了。大家都觉得你很勇敢,很独立,真是长大了。小宝要加油呀!”他就喜滋滋的。
利用孩子比较爱面子,好强的特点,把要强化的优点当众“广播”一下,即满足了他的虚荣心,又可以通过他人对他的评价,帮助他确定这样做,是大家都认为很棒的事情,从而将一个优点渐渐巩固下来。
或许孩子过了这一个新鲜的阶段,又会有反复,又会说:“妈妈,我害怕”等等,又想挤进妈妈的被子,和妈妈一起睡。这也没关系,给孩子鼓励和宽慰,给孩子一个时间界限,比如告诉他“爸爸妈妈一直呆在这里,我们互相保护哈”、“在妈妈身边待5分钟,小宝就要乖乖回自己的被子哟。”孩子就会听话的照做的。
这一阶段过渡好之后,条件允许,小宝就可以顺利的去属于自己的房间,彻底的独睡了!
适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利用孩子的性格特点,找准能刺激孩子兴奋点的事物,孩子就很容易按照我们“设计”的方向走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