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今天3岁9个月14天了,懂爱才能给孩子真正的爱。
对孩子很平等,尊重孩子
懂爱的妈妈会把孩子当做一个大人,有事和孩子一起商量。于老师说,有一次,她正和一个妈妈交流,她的孩子吃完一袋饼干,就拿着饼干袋晃,这个妈妈就跟孩子说:“宝贝,饼干吃完了,请将垃圾扔到垃圾筒。”孩子仍然在晃,妈妈再次提醒他,孩子还是没扔,妈妈心平气和地问孩子:“你拿着这个袋有什么用吗?”孩子说:“是的,我想用这个袋子去玩沙子,你谈完话去找我好吗?”妈妈说“好的”,孩子便拿着袋子去玩沙子了。
妈妈能站在孩子的立场,了解孩子的需求,体现了妈妈对孩子的尊重。
尊重孩子,才能了解孩子。有时妈妈会认为孩子小, 没有自己的思想,其实,孩子有自己的主张。当孩子有一个好的想法,妈妈及时的肯定,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你会发现,以后孩子的想法越来越多。
真正有效地关注孩子
很多妈妈不知道怎么关注孩子,认为只要孩子在自己的视野范围内就是陪伴孩子,就是关注孩子。其实不然,当你真正关注孩子的时候会发现孩子情感上的需求很大。
“有的时候,孩子在那做一件事情,妈妈就看着他做。当他特别有成就的时候,他就会回头看妈妈一眼,如果他发现妈妈正看着他,用眼神跟他交流,笑一笑,或者点点头,他内心就获得极大的满足,这才是真正有效的关注到孩子。”于歌老师说道。而如果孩子需要妈妈欣赏、肯定时,妈妈在做自己的事情,没有注意到孩子企盼的目光,这样的陪伴是没有作用的。
给孩子一个充分的环境
有一个妈妈,孩子4岁了,不会用剪刀,也不会撕胶条。妈妈很着急。于老师便请妈妈在家里放一个木架,上面摆上各种半成品材料,比如一张纸,上面画线,让孩子沿线剪下来。然后,对孩子说:“妈妈给你添了一个区域,这个区域叫美工区,你感兴趣的时候就来做。”这个妈妈就按老师说的去办了。
周一妈妈来接孩子的时候特别兴奋,告诉于老师,孩子把所有的材料都给剪了,虽然剪得乱七八糟,但是一直都在剪,非常专注。后来,妈妈就一直用这个方法。现在这个孩子不到5岁,动手能力特别强,剪纸特别有创意。
妈妈要特别注意,当孩子专注做事时,不要打扰孩子。有的妈妈可能会想孩子会不会饿了,会不会渴了,就会在孩子专注地做一件事情时给孩子送吃的、送喝的,虽然妈妈是出于对孩子的关爱,却把孩子的注意力打断了。
用行动帮助孩子
很多妈妈经常会对孩子说的,恐怕就是“你不可以这样”,“你不可以那样”。所以孩子特别容易产生语言疲劳。懂爱的妈妈发现孩子不对时,会把孩子轻轻地抱过来,对孩子说“请你换一种方式,和妈妈一起做。”这种方式,孩子更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