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帮助孩子明辨是非。
孩子的辨别能力还很差,他可能会认为能打架是强大,会说脏话是聪明,所以,家长要告诉他,哪些行为是好的,哪些行为是不好的,如果孩子有了辨别是非的能力,他就会主动远离那些行为习惯不好的人,主动与一些好孩子交朋友。
2.引导孩子辩证地评价朋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劣面,家长不能“戴有色眼镜”看人,单纯地用成绩好坏或家庭出身来评判孩子的朋友;也不能因为他的朋友偶尔有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就完全否定他并禁止自己的孩子与他来往。要鼓励孩子在不同场合,与不同类型的朋友接触,从不同的朋友那儿获得不同的感受,学到不同的知识。
3.对孩子交上坏朋友作出良性干涉。
孩子的自制力和自控力毕竟有限,当发现孩子与志趣有问题的朋友交往时,家长也要采取一些果断措施予以干涉。而如果孩子的朋友只是有一些不太好的行为习惯,家长可以将孩子的朋友请到家里来玩或主动参与他们的游戏,寓教于乐,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
教给孩子交友的技巧
有些孩子很渴望朋友,却一直没有朋友。他们有交友的需求,却不知道如何交朋友,或者不能被他人接受。这个时候,父母要给孩子一些具体的指导。比如:
1.在家里与孩子一起练习如何和小朋友说话。
2.告诉孩子与人交往中什么样的人是受人欢迎的。
3.在孩子过生日的时候,请孩子的同学来家里,帮助孩子招待朋友;
4.当孩子抱怨同学时,不加入“抱怨”的行列,只认真做个听众,事后引导孩子从自己身上找问题的原因,通过自身修养的提高,改善交往的环境。
为孩子树立榜样
对孩子而言,父母为他们树立什么样的榜样也很重要。
如果做父母的从不舍得为朋友付出,孩子也不会是一个好的交往对象。
父母要经常与孩子谈论自己的朋友以及朋友的重要性。方便的时候可以带孩子参加你和朋友的聚会,让他亲眼看到你们是如何交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