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儿童病学专家们的研究认定,关于儿童肥胖问题,原因比较复杂,除了遗传因素外,有环境因素作用,还与个人体质特点有关。在日常生活中,过度饮食和活动过少,也是不可忽视的两大因素。但是,在儿童减肥时,心理因素也应引起家长和医生们的高度重视。因此,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对于肥胖儿童的减肥问题,必须加以科学的引导,提供些便利的条件,给予支持和鼓励。而不应经常说“你太胖了”、“你应该少吃些”等。因为这些语言带有一些刺激性、干涉性,往往会引起少儿厌食和自暴自弃的心理,从而会影响减肥的效果。
具体地说,一方面是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如果为减肥而盲目减食的话,不但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还会引起贫血等疾病。据此,专家们对家长们提出了忠告,儿童减肥不能盲目减食,家长应教会孩子宜吃哪些食物,怎样吃,才科学合理。对于那些油腻的高热量食物。如“洋快餐”、油炸食品、肥肉、奶油制品,在日常生活中,应少吃或不吃。同时,像糖果、点心、巧克力等食品,也应少吃些,而瘦肉、蛋、奶制品的摄入要适量,但粮食、蔬菜、水果等天然食物,是可不加限制的。
另一面,儿童正是长高的阶段,如果为了减肥而影响孩子的身高,则是得不偿失。因此,根据儿童体重的情况,来考虑是否减肥是片面的。减肥的目的是要减少多余的脂肪,而不损害结缔组织和肌肉组织。一般来说,少儿身高每增长1厘米体重会随之增加1公斤。所以,儿童减肥应提倡在长身高的同时保持体重不变,或适当增加体重。
至于药物减肥,主要是针对成年人的。所以,儿童不宜服用减肥药物。药物减肥,一方面是对大脑的饮食中枢造成一定抑制作用;另一方面主要是通过一些缓泻剂使多余的水分和脂肪排出体内,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但饮食中枢的过于抑制,容易导致厌食症的发生,这在儿童中是最容易出现的。成人的缓泻剂,对于儿童来说,就成了“泻药”。如果服用太多,就会引起脱水和胃肠功能紊乱。从表面上看,体重减轻了不少,但实际上已对儿童健康造成了伤害。
对于肥胖的儿童来说,减肥关键是在两个方面:一是日常饮食要注意调节;二是要适当加强体育锻炼。这样一来,身体肥胖是可以逐渐消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