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水煮青蛙效应

婴童网

在生物学上有个著名的“温水煮青蛙效应”:如果把青蛙突然扔进开水里,沸水令青蛙的神经系统受到强烈刺激,青蛙在条件反射的作用下可以迅速跳出去。但是若把青蛙放在凉水里,让水温慢慢上升,青蛙便浑然不觉危险存在,怡然自得地游来游去,等到它感到热的时候,已经无力动弹,唯有坐以待毙。这个实验也启示我们,人是有惰性的,会被环境慢慢地同化,而忽视周围环境的变化,最终将不能适应社会,而被社会淘汰。其实直白地说,这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00多年前,梁启超先生曾慷慨陈词“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掷地有声的话是否能让我们警醒?

生命中有不能承受之轻,我们的孩子也是一样,太轻松优越的生活,太多的宠惯会让他们患上“软骨病”。自古英雄多磨难,他们需要社会的历练,需要风雨的吹打,让他们变得更坚强、更勇敢。

生活的艰难正是孩子成长所必须经历的,也是成长必需的营养。如果真的是想孩子好,就多创造一些机会让孩子自己去体验生活的艰辛,磨炼他的意志,正所谓“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增益其所不能……”

为了孩子将来有个强健的体魄,也为了让孩子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从小我就有意识地培养依依的吃苦能力。从自己打理自己,帮助料理家务,到去乡下参加农业生产;从出游在外,到在家学习,该吃的苦头我都让她“品尝”。可能有人要说,你不是倡导快乐教育吗,怎么还让自己的孩子去吃苦啊?我所倡导的快乐,不是随心所欲为追求享乐而获取快乐,而是通过自身的体验、感受获得的快乐,通过付出努力征服困难而获得的快乐,这样的“乐”才是实乐大乐。

最初,让孩子吃苦我也心疼,但是看着孩子日渐坚强自信,我心想:这苦吃得值!当然,让孩子吃苦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身心特点而定,切不可让孩子做超越极限或无法承受的事。由于依依自小有这种意识,所以每次劳动她都很高兴,每次爬山、远足、旅游她都很开心。

我买车几年了,大多时候就在楼下停着,无论是上学还是逛街购物(游玩),她从来都没有要求我去接送她,有时我看天气不好或者时间来不及主动提出送她,大多时候她都推却了:“爸爸没事,我自己坐公交车去行!”

看着邻居的孩子上学放学车接车送,不坐爸爸的车不出门,我就自豪于我那懂事、自立、坚强、能吃苦的好女儿。

如果你是家境好的家长,请不要忘了让孩子尝尝酸甜苦辣,看看百样人生,给孩子鲜花的同时,记得告诉孩子松树的精神品格。如果你是一般家境的父母,也不要忘了给孩子品尝苦辣酸甜,在给孩子美好愿望的同时,要记得磨炼孩子坚强独立的性格。

人的一生充满坎坷,未来的日子到底是怎样的,大家无法预料。新的一天,新的一年,新的人生,是健康的?是成功的?还是倒霉的?谁也不知道。所以,为了孩子明天活得更好,今天就必须让孩子吃些苦头,体验一下生活的艰辛。经过艰苦环境造就的孩子,才会羽翼更丰,步履更坚。

 

呵呵,我哪有老爸说的那么懂事,我当然也有懒的时候,也有在被窝里躺着不愿意吃苦的时候。就拿前两天的事情来说吧。

两天前,家里没有菜了,老爸就说要下楼买菜,过来问我和妈妈谁愿意陪他下楼(一般我家买一次东西就会买好多,然后就可以几天不下楼,所以老爸需要有人帮他拿东西。),可是我正躺在暖呼呼的被窝里,不想出门,妈妈也不愿意动,老爸就有些生气了,说我不懂事,不勤快,好逸恶劳,只知道享福,没有吃苦精神……

最后还是说不过他,我心里想,他要是生活在清朝乾隆年间,铁齿铜牙的人就不是纪晓岚了,肯定非他莫属!我边想边穿衣服跟着他下楼买菜去了。一路上老爸一直在给我上“思想教育课”,说没有吃苦精神将来就不可能享到福,一定要勤奋……又是一大串,下次打死我我也不敢违抗他了!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