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今天6岁8个月13天。身体发育此时正处于一个旺盛的阶段呢!所以你一定要保证给孩子较为充足的营养供给。当然,也不要忽视对于孩子一些品质的培养,随着孩子理解能力的提高,让孩子去学着谦让,谦虚等等优良品质对于其接下来的生活会有很大的帮助。相信这个年龄段,你的孩子也进入校园接受教育了吧。那他还会像之前一样,存在分离焦虑症吗?
分离焦虑的危害
分离焦虑症对儿童的身心发展都会有很大的影响。早期在孩子身上出现的分离焦虑如果没有加以重视的话,会明显降低孩子智力,甚至有可能会影响他以后对于这个社会的适应能力。因此,早发现早解决对孩子的发展是很重要的。
0-3个月的宝宝 处于没有差异的依恋发展阶段,只要身体处于一个舒服的状态就好。
3-6个月的宝宝 处于有差别的依恋发展阶段,他可以区分熟人和生人,对不熟悉的面孔会拒绝,只要是熟人他都愿意接受。
6-24个月的宝宝 处于依恋关系单一化阶段,并在24个月到达高峰,宝宝会开始分清谁是跟自己最亲的人,并且对其产生依赖。
24-36个月的宝宝 宝贝开始有能力把依恋对象伙伴化,可以接受跟妈妈较为短暂的分离,他甚至开始能够理解妈妈离开之后还会再回来的。但是此时的焦虑情绪相对还是比较严重的。
36个月以后的宝宝 宝贝对分离现象的正确判断和适应能力都有所增强,在他们上了幼儿园之后的分离之"痛"要相对轻一些。
产生分离焦虑的因素
1、爸爸妈妈在平常生活中对于孩子过于呵护、娇惯溺爱,使其依赖心理增强。而独立性变差,生活技能缺失,自理能力差,离开父母就会不知如何应对外界。
2、朋友多的孩子,分离焦虑较轻。 在大家庭长大的宝宝,日常接触的人多,容易产生对别人的信任,依恋的对象广泛,分离焦虑较轻。反之,如果亲友走动少,每天和外界接触少,基本只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待在一起,容易认生,就会很容易地产生一下分离焦虑。
3、性格开朗的孩子,分离焦虑轻。 平时活泼开朗、乐呵呵的孩子,在离开父母时,也不免大哭几声,但很快就会适应;性格内向、独立性较差的孩子,一般焦虑较严重,注意力难以分散。
让宝宝学会分离焦虑的小办法
给孩子一定的独立空间。因为如果从小就一直让孩子生活在爸爸妈妈为他打造的安全港湾里,生活基本都依靠爸爸妈妈的话,那爸爸妈妈离开的时候,宝宝便会产生分离焦虑,因而让其学会独立,是首要考虑的问题。生活中要让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知道自己能独立完成,自己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