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会对孩子有什么负面影响

婴童网

宝宝今天6岁10个月18天。你的孩子会做点家务活了吗?小编小时候可是从六岁开始学洗碗的,必不可少有摔坏碗的经历,但是爸爸妈妈都不会因此而生气甚至惩罚的,你有没有因为一时着急而拿孩子出气了呢?甚至对他作出惩罚?其实惩罚对孩子弊大于利,在心理上会造成负面的影响。

恶性循环

虽然越来越多的爸妈意识到棍棒教育”弊端,但是当孩子表示得特别顽劣,而我又真的无计可施的时候,还是会不由自主地举起自己手中的大棒”试图尽快解决问题。当然,很多时候,确实这种方式能够貌似“立竿见影”地解决问题,但是令人感到遗憾的这种“立竿见影”往往不会长久,甚至会带来更多的问题。惩罚经常无法耐久有效地解决问题,一种惩罚措施往往只能够维持一段很短的时间,之后就会完全失去效用,相反,还需要不时增加惩办的力度,才干让孩子对我施加的惩罚有所反应。所以,从批评到怒吼最后再到体罚,惩罚经常是不时升级的一旦走上惩罚的路线,爸妈和孩子之间就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孩子对爸妈的惩罚无动于衷,爸妈的内心从而积淀了更多的愤怒,于是这种愤怒情绪对自身的支配下,爸妈只能一再加大惩办会的力度,而孩子经历了最初的惧怕,逐渐慢慢过度到无动于衷的状态…

习以为常

很容易被惩罚最初“卓有效果”假象所迷惑,继而在改变孩子行为的斗争中陷入惩罚的怪圈。而事后我却会十分沮丧地发现,惩罚对孩子来说终究还是无济于事。这就跟我看恐怖片似的看多了再多恐怖的电影都吓不住我实际上,惩罚对于被罚的人来说只能算是一种负面的安慰,最初所具有的那种威慑力会随着惩罚次数的增加而慢慢地减弱。因为人类与生俱来就有一种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不管什么样的安慰,即便这种抚慰最初带给我很强烈的震撼,抚慰多了就适应了习以为常了不会再给它以格外的关注,所以有“久而不闻其香”久而不闻其臭”熟视无睹”一类的生理反应。当我听到爸妈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而对着孩子开始大声吼叫“跟你说过多少遍,不许…不许…就是记不住!时候,真正需要反省的反而是爸妈,而不是孩子经常性的惩罚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皮,无视惩办的存在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没怎么被父母惩罚的孩子往往会更加乖巧,而那些经常挨罚的孩子反而会变得更顽劣的根本原因。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