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今天6岁7个月零4天。对于孩子的教育,你是越来越得心应手还是觉得越来越棘手呢?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容易陷入以下六个误区,你也来看看吧!
(一)表扬过多
太多的表扬会给孩子造成许多捆绑与担负,当达不到父母的期望时,孩子很容易发生波动、内疚感。如父母总夸孩子“太聪明晰”,当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孩子就会发生深深的自责与懊丧,自尊心与自信心遭到沉重的打击。因而,父母最好就某件详细的作业表扬孩子,如“你今日的作业写得极好!”
(二)发问过多
因为殷切期望更多地了解孩子,许多父母通常一等孩子放学就问个不断,“今日教师有没有发问你?”“数学考得如何?”“都和谁一同玩儿了?”……太多的疑问只能导致孩子的反感与嫌恶,落个“讨厌鬼”的名声。有用的做法是进入孩子的世界,更多地和他们一同游戏、谈天,在不经意中,你就会发现孩子的许多秘密。
(三)命令过多
“写作业去!”“把电视关了!”……过于频频的指令容易使孩子“不闻不问”,当孩子常常对这样的指令无动于衷时,父母就应该考虑一下自个在孩子眼里的权威了。
(四)否定感受
这是许多父母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当孩子说“母亲,我怕,打针很疼”时,父母常常会安慰说:“宝贝,不要紧,不疼的。”这样只会使孩子感到委屈与不安。较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宝贝,妈妈了解,打针是疼,但是打完针后病才能好。”意识到自个得到理解后,孩子的感受会好些。
(五)呵责和讪笑
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某些家长会大声呵责,“白痴!木脑袋!”这种做法会对孩子的自尊心形成严重的损伤。正确的做法是就事而不就人提出批评。
(六)不以身作则
当孩子在外边和人打架时,父母又打又骂的情绪会使孩子在心里发生激烈的不满,“不让我打架,你们怎样还打人?”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已威信扫地。教育应该是一个双向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