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们都爱给自家的小宝宝讲故事,主要是用以哄宝宝睡觉。当然,给小宝宝讲故事的作用远不止这些。小朋友们听故事,对开启智力之门有着很大的帮助。但是,也不是所有的小孩子都喜欢听妈妈讲故事,故事的讲述形式、语言的表达效果等都会影响到宝宝对于故事的“兴趣度”。那么要怎么提高孩子对故事的兴趣呢?三优小编给您支两招。
如何提高孩子对故事的兴趣(图)
要提高宝宝对故事的兴趣,首先要从故事本身出发,不同年龄的宝宝喜欢的故事的内容是不同的。根据宝宝年龄选择故事。只有符合宝宝年龄特点、适合其理解程度的故事,宝宝才会感兴趣。一般来说,1-3岁的宝宝理解力有限,喜欢以动物为主人公的童话,内容应贴近宝宝生活,可选择一些讲述生活常识、规范宝宝行为的故事,篇幅短小,情节简单,词汇尽量口语化。随着孩子理解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故事内容可渐趋多元化。爸爸妈妈在给宝宝讲故事时可以运用一下方法:
1、表演法
把听过的故事通过肢体动作、言语、道具等表演出来,可以使宝宝获得情绪上的愉悦,也可帮助他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2、配音法
故事里常常需要各种音响效果,比如:动物的叫声、风雨声、雷声、流水声等,可以让宝宝模仿这些声音参与到故事中来,帮助他进一步感知事物,同时丰富他的语言。
3、布置任务法
讲故事之前交给宝宝一些任务,比如:记住故事主人公及其主要特征,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等等。让宝宝带着任务去听故事,可以使他逐步学人根据需要,而不是仅凭兴趣,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有利于培养宝宝的注意力。
4、巧设疑问法
讲故事时,可以利用故事内容巧妙设置问题,引导宝宝进行思考,调动思维的积极性。总是要有启发性,能激发宝宝去动脑筋思考。难度要适中,让宝宝在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能通过思考做出回答。
5、复述法
听完故事之后要求宝宝复述内容大意,既可增强记忆力,又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对思维的完整性和严密性也是一种较好的训练。
6、接续法
有些故事听完以后让人感觉意犹未尽,宝宝总爱追问“后来呢”,如果让宝宝自己展开想象的翅膀把故事续编下去,他一定会兴趣盎然。
故事的讲述讲究技巧性、语言生动性和语调活泼性,并且要符合宝宝的接受程度。所以爸爸妈妈给小宝宝讲故事是一项很有挑战性的任务。如果各位家长朋友还为找不到一种合适的方法给小宝宝讲故事,那就试试以上几种方法吧,或许不久之后你就是以为合格的“表演家”爸爸或妈妈哦!
阅读了本文的人还阅读了:
如何让你的孩子迷上故事?
用故事启发孩子的思维
孩子睡前适合听哪类故事
文章由三优亲子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