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儿童空间敏感期?

婴童网

家长们是否会遇到孩子总喜欢将玩具塞到各种各样的小洞中,然后再取出来,不断重复并且乐此不疲。其实这都是宝宝的空间敏感期在“作怪”。宝宝喜欢向楼下扔东西,一看到下水道的小洞洞就不愿再走,这也都是因为宝宝处于空间敏感期。因为他们从一开始的活动范围是在家长的怀抱,到自己能够爬行扩大了活动范围,再到学会行走,这使得他们的空间变大起来,也更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那么宝宝在空间敏感期会有哪些表现呢?对于空间敏感期的宝宝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什么是儿童空间敏感期(图)


宝宝空间敏感期的表现


这个期间完成后儿童就会爬到某个物体上面去,孩子对爬很感兴趣、爬窗台、爬桌子、爬楼梯等,爬大的空间,就会有巨大的兴趣。我们常常看见小朋友反复爬楼梯,实际上,这都是儿童在运用身体对空间把握的一个过程。比如说儿童为什么不用腿走着下楼梯,会倒着下,原因是儿童对手的把握要超出脚,所以儿童必须在手上有把握以后,才有决心和有心理能力再使用他的腿,这样结合起来,他才觉得能准确把这个楼梯的过程走下去,这就是身体对空间的探索。


空间敏感期对孩子的影响


这个期间过后儿童的能力又得到了提升,儿童喜欢从高处往下跳,这个期间除了感受空间有多大以外。儿童用他的身体,他的肌肉,他的皮肤,他的重量来从空间中感受到,应该有多高、多远、多大、这样为孩子未来的发展打下重要的基础。所以孩子0到6岁所有的学习应该说是靠感觉得来的。孩子把东西用手扔到地上的过程就是空间感受的过程。这个感受是儿童智能发展的关键。


家长要注意什么


孩子通过各方面的感知来探索,在空间敏感期的探索是自我创造的过程,也是儿童超越极限的过程。上下楼梯,不停的往里面塞东西,在我们成人眼里是很细小的事情其实对儿童来说需要眼手脑腿的协调配合。在最早的时候孩子想完成这样的事情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我们的宝贝们是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开发自我,其实我们家长是可以参与其中的,但是不要在旁边絮叨,也不要一点危险都不让孩子碰,这样会彻底的破坏孩子的思维模式。


不同于大人已经有意识能够用平方米、立方米等单位来表达平面、空间的大小,孩子对于空间是要靠自己的感觉来得出的。在这练习,形成空间感的过程中家长可以陪伴左右,但是要让孩子自己尝试,他们才能印象更深刻,才能在意识中形成反射弧,这对于孩子今后的 智力的发展是很有好处的。所以家长既不要阻止孩子做些看似“无用”的行为、也可以让孩子多尝试一些小风险的动作,让孩子更好地建立空间智能。


阅读了本文的人还阅读了:

春节提升孩子空间智能

4—5岁宝宝空间智能培养

如何给宝宝安全的成长空间

文章由三优亲子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