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成长与否,最明显的一个标志就是宝宝是不是长高,而支撑这个标志的就是宝宝骨骼发育正常。一旦宝宝的骨骼发育出现正常,往往就会造成宝宝腿型不正或者肋骨发育不良等,我们一般将宝宝因为维生素D缺乏而造成骨骼发育不正常称为佝偻症。佝偻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对宝宝的健康会造成较大的危害,因此及时坐好防护措施就显得很有必要呢?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分享关于如何预防佝偻病。
三招预防新生儿佝偻病(图)
一、坚持母乳喂养
胎儿出生后应尽早(生后半小时内)开奶,吸吮乳房愈频繁,乳汁分泌愈多。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虽低,但比牛奶高,其中的钙磷比例(约2∶1)利于婴儿吸收。但从绝对量看,母乳中维生素D和钙的含量并不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必须从其他途径获得补充以使其得到满足。
二、适当进行户外运动
夏秋季出生的新生儿在生后第三周就可以开始户外活动了,可在不直接曝晒太阳的情况下让婴儿露出小脸和双手,每次5~10分钟。待婴儿满月逐渐适应外界环境后,可适当延长其在户外的时间,通常每隔3~5天延长五六分钟,直到每次半小时,每日两次。对较大婴儿来说,夏季在户外停留时,一般可戴小帽以保护头部不直接曝晒于日光下,而身体其他部位可分别依据气温情况完全曝晒于日光下。月龄较小的婴儿也可以在树荫、屋檐下或开窗的室内间接接受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
三、适当添加补充剂
新生儿出生后两周起即可添加维生素D,每日400国际单位(用浓维生素AD滴剂时,按每克30滴计,两天共5滴即够),直至婴儿18个月。对低出生体重儿可于生后一周开始添加维生素D,每日800国际单位,直至两岁为止。在母乳量充足情况下,半岁以内婴儿不必另行添加钙剂。
随着知识的普及,大家都知道引起佝偻病的主要原因是宝宝体内维生素D不足而引起钙等其他微量元素的代谢紊乱,而非是缺钙。因此家长在日常的生活护理和饮食中应该保证孩子能够摄入足够的维生素D。多户外运动既能提高宝宝的免疫力,皮肤也能更好地将阳光转为人体可吸收维生素D。另外,调整膳食结构,根据孩子的身体状况为孩子及时补充自身发展所需的营养才能更好地保障孩子的健康。
阅读了本文的人还阅读了
造成佝偻病的原因以及其症状
宝宝如何预防佝偻病
小儿佝偻病影响智力吗?
文章由三优亲子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