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症是怎么一回事

婴童网

“滴血认亲”是电视上常用来判断两人是否有亲子关系的戏码,尽管只用溶血来判断两人是否有血缘关系是不妥当的,但是孩子的血型一般都是按照遗传规律从父母的血型发展而来。然而新生儿溶血症指的就是胎儿与孕妇的血型不匹配,不合所致的。溶血症会对新生儿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主要包括黄疸贫血等。那么新生儿溶血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出现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新生儿溶血症(图)


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症


新生儿溶血症是由于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即妈妈与胎儿之间产生抗原抗体反应,造成胎儿红细胞被破坏,引起的同种被动免疫性疾病。据统计,新生儿溶血症概率为:ABO溶血病占新生儿溶血病的85.3%,Rh溶血病占14.6%,MN(少见血型)溶血病占0.1%。


溶血症发病的类型与原因


1、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以ABO血型不合最常见,主要发生在母亲O型,而胎儿(或婴儿)为A型或B型。如母亲AB型或婴儿“O”型,则不发生ABO溶血病。


(1)O型母亲在第一胎妊娠前,已受到自然界A型或B型物质(某些植物、寄生虫、伤寒疫苗等)的刺激,产生抗A或抗B抗体(IgG)。


(2)除红细胞外,A或B抗原存在于许多其他组织,只有少量通过胎盘的抗体和胎儿红细胞结合,其余的被组织或血浆中的可溶性的A或B物质吸收。


2、Rh血型不合:Rh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在我国的发病率较低。通常是母亲为Rh阴性,胎儿为Rh阳性而血型不合,并引起溶血。


Rh溶血病一般不发生在第一胎,这是因为自然界没有Rh血型物质,Rh抗体只能由人类红细胞Rh抗原刺激产生。既往输过Rh阳性血的Rh阴性母亲,其第一胎可发病。极少数Rh阴性母亲虽未接触过Rh阳性血,但其带一台也发生Rh溶血病,这可能是由于Rh阴性孕妇的母亲为阳性,其母怀孕时已使孕妇致敏,故其第一胎发病。


即便是自己的亲生孩子,也有可能会发生血型不合的情况。而这主要是与准妈妈可能在孕前就受到一些物质刺激,从而产生某类血型的抗体有关。患有溶血症的新生儿会因此而产生各种各样的症状,不同类型的溶血症以及程度的轻重,对宝宝的影响都会有所不同。而溶血症并非无法治愈,只要及时发现并做好相应的处理措施,新生儿溶血症同样可以治好。


阅读了本文的人还阅读了:

怎样预防新生儿ABO溶血?

特异性检查、溶血症排查

孕期出血的7种可能

文章由三优亲子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