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的天赋妈妈懂》处理家庭亲子关系的秘诀

婴童网

在爱和耐心的基础上,我们家人这些年养成的另一个好习惯--三分钟转化情绪。孩子难免会有“不听话”的时候,难免做一些“不合常理”的事,当孩子“出问题”乃至“犯错”的时候,我们如何处理矛盾冲突?



首要的一点是,家长要懂得如何处理情绪,当事情发生后,一则不带给孩子负面的情绪,二则要教会孩子如何处理。所以,我们家人都懂得一个“三分钟转化情绪”的方法,就是遇到问题的时候,给自己一个思考的时间和过程。那时我们可以自我调整,不带“火气”地说话。我们要知道孩子已经那么做了,再去责问也于事无补,更何况他这样做,当时一定有自己的理由。


我的想法是:假如孩子第一次做什么事,或者玩什么,他没做好,或者弄坏了,那都很正常,因为他不会。成长本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


家长需要告诉孩子的是,正确的方法是什么,然后引导他设想下一次会照这个正确的方法去做就好了。


有一次我上课的时候,突然接到程杰的电话。当时我心里就咯噔一下,因为我想到按正常情况,他这个时间点应该在教室里考托福啊!现在给我打电话说明出了什么状况。虽然非常担心,但我马上控制住自己,告诉自己要这样去想--事情已经发生了,如果责怪孩子只会得不偿失,我还想知道背后到底发生什么情况呢?


随后,我用很平静的语气问孩子有什么情况。结果,听到的是他在电话那头沮丧地说:“妈妈,我当时还以为自己准备得特别好呢,我一开始以为自己在 xx 学校考试,可是去的时候人家说那个考场没我这个人,然后我又一问才知道在另一所学校,但是这两个学校之间距离太远,我赶也赶不过去啊,所以最后我干脆就没去考试……”


虽然我极力平静自己,但真正听到这么重要的考试他竟然错过了,心里还是很失落的。但已经习惯了“三分钟情绪转换”,我马上对自己说,事已至此,如果还责备他说“你看这么重要的考试你都能搞错了……”之类的话,不合适。孩子自己已经很难过了,这次的教训他也接受了,没必要让非要让他更自责。


最后,我尽可能用惋惜但是支持他的语气说了这样的话:“儿子,没关系。”接着故意跟他开玩笑:“呵呵,妈妈知道你是与众不同的,大家今天都去考托福了你没考,干脆‘不走寻常路’先把 SAT 给考了吧。”(通常托福考试在北京每月都有三次机会,但考 SAT 需要去香港,所以申请外国大学的学生都是先考托福的)


说完这话,首先,我自己心里释然了很多,一次考试错过了没有多么大不了;其次,听我这样说儿子也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在电话那头开始自我反省,他说:“下一次托福考试的准备,不光是知识上的,还有一些细节上的问题,哎,我再不能这么大意了!”


我说:“好的,那你先好好吃一顿,等晚上回去我们再好好聊聊……”


这个“三分钟转化情绪”,是十多年来我们家始终保持正能量的一大“实修法门”--遇上事冷静控制自己,冷静分析,孩子每次“错误”都是一次成长的“修炼”。


孩子成长过程中学习情绪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育环节。如果通过家庭生活的经验,孩子知道自己在什么样的环境里会冷静、在什么样的人旁边会开心,怎么做会停止沮丧、怎么做会忘记烦恼,渐渐地他就能形成一些好的性格特质,比如自省精神,比如高情商。


回想起来,因为成长最初的那个时间段,家人意识到需要付出更多的“爱与耐心”,自然而然形成了在孩子面前“三分钟转换情绪”的习惯,


结果对程杰的成长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现在他在自己的社会交际圈里,不管对方是什么人、处于什么层级,都能相处融洽,谁都想不到这个孩子曾在两岁的时候被医生诊断为后天自闭症。因为程杰学会了我们家的“三分钟转换情绪”,能较好地控制自己,所以行为举止显得成熟而得体,自然而然就成了一个高情商、受欢迎的孩子,而不是一个孤僻的天才。


本文摘录于《孩子,你的天赋妈妈懂》由团结出版社授权三优亲子网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一旦转载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下一篇:说积极的话,过分享的生活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