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儿子3岁,事事都要自己做主,我们一定得按照他的要求做才行,不管是不是合理,孩子爸爸觉得孩子必须得有规矩,不能事事听他的,而且总会采取比较强势的做法来管孩子,所以势必引来一场大哭闹,我们怎样才能既不骄纵他,也不破坏亲子关系呢?
回答:教育最重要的是相信孩子。孩子会用自己的方式和节奏慢慢学会建立起与这个世界的正确的关系,请父母给予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必要的引导需要,但切忌不可演变成为对孩子的破坏和压制。很多时候,我们借着教育的名义,其实质是在实施严重的破坏和干涉,破坏孩子自然的生命节奏,干涉孩子自我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当一个生命不被破坏和干涉,当一个生命按照自己的节奏长大,当一个生命按照自己的方式来慢慢认识世界,这样的生命,是健康、不扭曲的生命,对于这样的生命而言,因为他建立起了和自己的正确的关系,那么,他和他人的正确关系,是很容易建立起来的。也就是说,所谓的规矩,对于健康的孩子来说,是自然而然就会习得的。反过来,借着培养孩子规矩的名义,而破坏孩子自然的生命的生长节奏,而干涉孩子自主的学习成长过程,是很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灵的伤害和扭曲的。每个父母当深思:以这样的条件和结果来培养所谓的规矩和行为,是否值得呢?!
Q2:女儿特别抵触幼儿园,天天哭着不让姥姥离开,姥姥总会说“姥姥去买菜,一会就来接你”,我觉得这种欺骗方式特别不好,但是老人又总舍不得看着孩子哭,这样的欺骗方式会让孩子对大人产生不信任吗?怎样做最好?
回答:很多时候,孩子需要我们处理的不是行为,而是情绪。当孩子说“我不要让幼儿园”,这句话里面,有思想,有行为,更有情绪,只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温柔地跟孩子讲道理,或者在情急之下批判孩子,所有的处理的目标,都是为了解决她的思想和行为,让她不要有这样的想法,不要有这样的行为。但是,当下语言中最内核最关键的信息,是孩子的情绪啊,而我们往往对这一点,关注甚少。孩子最需要我们处理的是情绪,而我们总是习惯性去处理孩子的思想和行为,这就是为什么怎么说也不管用的根源的原因。假设爸爸和妈妈刚刚吵完架,爸爸对妈妈说:我肚子饿了,做饭去。妈妈会怎么说呢?妈妈一定会说:鬼才会!饿死你最好!这个时候,爸爸要先解决的是什么呢?显而易见,爸爸要先哄好妈妈,也就是说,爸爸先要解决妈妈的情绪问题。教育也是人际关系,所有的人际关系的道理都是一样的。在这个故事中,姥姥也要注意的是,不要总是去处理孩子的思想和行为,而是要去处理孩子的情绪。至于怎么处理孩子的情绪,大家去买些相关的书籍看看即可。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努力,而是我们的努力,选错了方向。
Q3:我和婆婆的关系不是特别好,而宝宝又是跟着奶奶时间最多,请问我和婆婆之间的这种关系会影响到宝宝吗?
回答:当然。关系远比所谓的教育方式更能影响到小生命的成长。我们很多时候认为老人的教育方式不当,于是去和老人发生争论甚至比较激烈的冲突,这样处理的结果,除了老人收到伤害但并不会改变外,更外糟糕的是,家庭气氛紧张会造成孩子的严重的安全感的缺失,也就是说,这样的家庭环境所造成的孩子的恐惧和受伤,更是难以估量啊。我要劝大家,要允许他人与自己不同的方式教养孩子。因为,你也不能保证你的教养方式就一定是对的,你也在享受他人对你的宽容和理解。只有一家人互相理解体谅包容,家庭和谐,这才是对孩子的最好的教育的武器。切记切记!至于老人方法对不对,实在你认为有问题的话,可以在私下的时候,做点功课,私下和孩子沟通,化解可能造成的“不当”,如此而已。最重要的是,我们除了要学会爱孩子,也要学会爱配偶,爱老人,不要把孩子至于爱的首位啊。但问题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把孩子放在首位,我们对其他人的爱,是经常放在第二第三位的,这才是我们需要好好反省的所在。
相关推荐:
孩子的世界原来是如此的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