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倒的故事是什么故事?

婴童网

今天周六,刘老师值班,一位妈妈带着3岁的孩子来咨询,奶奶在旁边陪着。刘老师带妈妈参观教室,孩子对幼儿园很好奇,东跑跑西蹦蹦,摸摸这碰碰那,奶奶则在一边不停提醒“不能这”、“不能那”、“别这”、“别那”的。


忽然,孩子摔到了,“哇”的大哭起来,奶奶急忙把孩子抱起来,一边埋怨孩子,一边哄孩子,忙乎了一会,孩子哭声不见消停,奶奶就打起了身边的地板和凳子,说“宝贝别哭,都怪这地板,还有这破凳子,奶奶给你出气……”



只是孩子还是“哇哇”哭着,还“变本加厉”,看样子一时半刻是停不了了,奶奶在一旁唠叨着,束手无策。


刘老师走了过去,蹲在孩子身边,问孩子:宝贝,摔疼了吧?孩子满脸都是泪水,点了点头。刘老师把孩子抱了起来:宝贝,摔疼了吧,来,老师揉揉。刘老师轻轻地揉起了孩子的膝盖,孩子渐渐安静了下来。刘老师把手从孩子膝盖拿开,说:现在,老师要揉揉地板,还要揉揉凳子,它们刚才也很疼啊。说完,刘老师就去轻柔地抚摸地板和凳子,孩子惊奇地看着这一切,完全忘记了哭泣。“你愿意帮老师一起,揉揉地板和凳子吗?”孩子蹲下学着刘老师的样抚摸地板和凳子。“好了,我听见地板和凳子说:不疼了。它们还说谢谢你啊。”“来,我们俩握握手,老师替她们谢谢你。”刘老师和孩子握了握手,代替地板和凳子谢谢孩子,看得出来,孩子很开心。



花径寄语:


地板和凳子,没有任何反抗的权利。打它们,也许,不仅仅只是“玩”那么简单啊。我们要知道,孩子也是不折不扣的弱者,她们也没有多少反抗的权利,比地板和凳子强不了多少啊。


我们更要知道,在很多时候,在很多场合,我们也是弱者,比孩子强不了多少,也没有多少反抗的权利啊。



往往,当我们是弱者的时候,我们遭受的是更多的呵护;那么,反过来,往往,当我们在面对弱者的时候,也许,生命的惯性会让我们委屈;但是,如果这样下去,这样一代一代的下去,人类永恒的幸福,就永远不会到来,反过来,历史只会在不停轮回中重演着无尽的相似的悲剧。


怎么办?就让我们从这一刻开始,从对待地板和凳子的态度开始转变吧。当生命连地板和凳子都可以怜爱的时候还有什么,是不可以唤醒和转变的呢?


就这样,渐渐地,让我们从“有分别的爱”,转变为“无分别的爱”吧。唯有我们的转变,我们才可以在生命至关重要的幼年时期,帮助我们的孩子,在心灵深处,种下“无分别的爱”的高贵的种子。这高贵的种子,会渐渐生根、生长、开花、结果。唯有她,才有能力,抹去生命曾经的所有的创伤,抹去所有可能带给下一代的感染和复发。唯有此,人类永恒的幸福,我们所期待的理想的幸福生活,才会降临到我们的生命中。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