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如何保护宝宝肠胃

婴童网

“大雪”节气刚过,广州气温骤降,宝宝们容易受凉而发生腹泻。宝宝们脆弱的肠胃系统首当其冲,成为冷空气侵袭的目标之一。冬季是儿童腹泻的高发期。宝宝出现腹泻怎么办?



怎么判断宝宝是否腹泻?

据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张又祥主任医师介绍,小儿腹泻“可大可小”,如果是饮食不当造成的腹泻,或能在服用调整消化道的药物后有好转;若是细菌、病毒感染造成的腹泻,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多个器官衰竭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虽然我国没有具体的统计数据,但每年都有不少孩子是因腹泻而死亡的。因此,家长一旦发现小儿腹泻,不要自行用药,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合理的治疗。

“怎么判断宝宝是否腹泻?”不少家长都有此疑问。张主任表示,幼儿一般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情况,因此家长需要通过细心观察以及早发现小儿腹泻的情况:首先是观察大便的次数,例如孩子每天大概大便1—2次,突然增至3—4次,就有可能是腹泻了,大便次数为3-5次,一般是较轻的腹泻,若大便次数在5次以上,就有可能是较严重的腹泻。其次,需观察大便的性状,例如孩子平时大便多呈条状,发现变成水样状,就可能是腹泻所致。此外,还需观察大便的量,若孩子大便次数少,但便量很大,亦有可能存在腹泻的问题,若孩子排便次数多便量也大,腹泻情况可能会较严重,家长需提高警惕。另外,张主任还指出,大便的颜色一般对判断腹泻的情况意义不大,但是若发现鲜红色的血便,就需要高度警惕了。

宝宝腹泻,需预防脱水

广州市妇女儿童中心儿内科主任医师何婉儿介绍,孩子拉肚子时,失水的速度会很快,且摄入的食物不易被吸收,因此腹泻最需预防的就是脱水,除了水分丢失外,还同时伴有钠、钾等电解质的丢失。预防脱水,从一开始腹泻时就要开始,让孩子每日少量多次饮水或稀粥等,或者喂养稀释奶及口服补液盐。


大部分脱水的电解质丢失比例和水分丢失比例均衡,因此不需要静脉补液,推荐口服补液就可以解决问题。口服补液是腹泻治疗的基础用药,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治疗小儿腹泻脱水的最佳方法。临床上有家长在医生开出口服补液盐后,还询问是否需要输液或使用抗生素、止泻剂。何婉儿解释,大部分腹泻脱水的电解质丢失比例和水分丢失比例均衡,因此不需要静脉补液,口服补液就可以解决问题。


跟静脉补液相比,口服补液更方便,减少孩子精神紧张和机体痛苦,不良反应少,服用更安全,同时也能减低医疗费用和经济负担。“来医院输液一包,才200毫升,可能孩子拉一次就全部排完了,而口服补液可以随时随地,在家中都能进行。”

至于抗生素的使用,何婉儿表示,无论呼吸道感染还是腹泻,不是所有小孩都要用抗生素才能好。乱用抗生素不但造成经济浪费,更重要的是促使耐药性增强,抗生素失效,造成菌群失调,使孩子抵抗力减弱,食欲减退,导致腹泻迁延不愈。如果经检验判断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才考虑要用抗生素。

对于止泻剂,何婉儿指出,在急性感染性腹泻的小儿,止泻不但没有必要,“病毒感染的腹泻往往在一周左右恢复,因为拉肚子是由于肠绒毛变短,吸收不了水分导致,用止泻剂只是使肠道不运动,但对肠绒毛损伤恢复没有任何作用。”


【知多D】

防止腹泻脱水有高招


1.米汤加盐口服补液配方

制作方法一:取500毫升米汤加1.75克食盐配置;
制作方法二:将25克炒米粉、1.75克食盐和500毫升水加入锅中煮5~8分钟即可。
服用方法:自腹泻开始服用,预防脱水每公斤体重饮用40~60毫升,轻到中度脱水每公斤体重饮用60~80毫升,于4~6小时内服完,以后随时口服,能喝多少喝多少。

2.糖盐水口服补液配方

制作方法:将500毫升清水、白糖10克、食盐1.75克,煮沸后服用,服用方法参考上述配方。

3.合理调节饮食

腹泻的宝宝通常伴随着呕吐等症状,表现出上吐下泻。如果吐泻不严重,在营养方面只需要调整饮食就好,暂停固体食物的供应,而代之以脂肪含量少的流食,如加糖脱脂牛奶(糖含量5%-8%)、米汤等。本着少量多次的原则,等到腹泻次数和程度都减少后,再增加液体摄入量,喂他们喝全脂奶,或米粥、面条、麦片等半流食。如果孩子年龄较大,这时可以食用馒头、蛋糕等容易消化的固体食物。


*本文由三优亲子妈妈悦读栏目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