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要如何学会分工

婴童网

爸爸妈妈在家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孩子的成长教育有着深远影响。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有直接的示范作用。那么,爸爸妈妈两个人要如何互相配合,才能发挥各自的最大优势来教育孩子呢?


要培养优秀宝宝 爸妈要学会分工(图)


1、妈妈要给孩子安全感,爸爸要给孩子建立规则。

妈妈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从孩子呱呱落地时的哺乳,孩子从妈妈这里获得最要的东西就安全感。对宝宝来说妈妈的怀抱是最温暖、最安全的,孩子有了这种感觉,也就有了一个稳定的心理基础。陪伴孩子的时候,积极回应他的需求,这个过程就是在不断的让孩子感觉到稳定的安全感。

照顾、养育孩子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妈妈的生理和心理都发生着变化,情绪也容易波动,所以妈妈对于自己的情绪要注意调节,因为妈妈的焦虑,孩子一定会感受到,他安全感也会下降。

父亲与孩子相处的过程,和妈妈有所不同。爸爸与孩子的交流多是通过运动方式进行,这个过程就是向孩子传输各种基础规则的过程。即便在孩子最爱玩的游戏里,父亲也可以立规矩,并且引导孩子掌握一个度,为良好的自控力奠定基础。

2、妈妈帮助孩子建立人际关系,爸爸帮助孩子形成性别意识。

孩子3岁以前,妈妈要花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这对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很大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就已经表现出来与人交往的状态,妈妈要做出好的引导这很重要。比如,当妈妈要喂宝宝吃奶的的时候,你对宝宝的喃喃自语;几个月大的两个婴儿在一起会互相摸来摸去表示亲热;长大之后的宝宝会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等。当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人际交往技能、交往状况将会影响他未来的人际关系和生活。

性别意识,对于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尤为重要。开始让宝宝有所认识的时候大概是在2岁左右,这个时候孩子能够意识到不同的性别,会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孩子们还会观察爸爸、妈妈,从中获得与性别相关的典型特征,并且会赋予行动去模仿。

爸爸对男孩和女孩的性别化发展进程具有重要影响。男孩会模仿父亲的角色和行为,形成自己的性别特征。女孩往往从父亲身上找到未来生活的参照,青春期的女孩甚至会把父亲作为未来丈夫的标准。

3、男主外,女主内?未必哦

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说法我们并不陌生,放眼看现在,很多都在发生着变化,不一定是刻板的停留在爸爸在外奔波赚钱负责养家,妈妈在家负责养育、教导孩子。育儿也是在发展和变化的,现在更多是注重父母共同的参与性、配合、互相支持,发挥更多的协调性。

爸爸妈妈之间互相支、互相分担是很有必要的。对于多数上班族的家庭来说关于做家务这一项,虽然是妈妈的强项,不妨爸爸加入来分担一些简单的家务,这样妻子也会发自内心感受到丈夫的体贴,同时也不会让妻子过于劳累。

其实,照顾孩子、教育孩子也是同样的道理,相信有了爸爸妈妈的分工合作,孩子也会健康快乐成长!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