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玩具代入了什么角色

婴童网

导读:“六一”儿童节刚刚过去,爸爸妈妈们是不是给孩子买了不少的玩具做礼物呢?但是很多玩具本身存在这安全问题,家长们可要多留心,否则孩子的“小伙伴”也可能变成“敌人”。本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儿童玩具存在哪些安全隐患,以及如何购买玩具吧!




儿童玩具存在的安全隐患


No1.零件太小易误食


两三岁的孩子,正是好奇心最强的时候,感知发育驱使他们见了东西都要“尝一尝”。他们往往分不清什么是可以吃的什么是不可以吃的,他们的好奇心很容易让他们把一些小零件放进嘴里含着或者吞下。这就常常会导致窒息或者噎住。如果宝宝不小心吞下磁铁或者电池,很容易对肠道造成致命损伤。而且有的玩具的电池是纽扣电池,宝宝不小心吞进去了也发现不了,这种是最危险的。


No2.玩具表面涂层含有害金属


有些玩具的原材料或者表面涂层含有很多有害金属,而宝宝又很容易把玩具放进嘴里,或者摸完玩具之后吮手指。这就会把有害金属带进宝宝的体内,当超过一定量时就会造成危险。


No3.玩具绳子太长容易勒脖子


有些玩具有很长的绳子,比如溜溜球。这类的玩具很容易让绳子绕在宝宝脖子上,当宝宝发现被勒住的时候,就会不停的挣扎,而往往越挣扎就会勒得越紧。如果旁边没有监护人,很可能就会导致勒伤甚至窒息。


No4.玩具锐利的容易受伤


诸如飞镖,玩具刀这类的玩具,虽然本身并不是真正的利器,但是为了使形象更加逼真,商家往往会会把这些玩具的边角保持着尖端造型。自然,孩子看到如此逼真的玩具,当然兴奋不已,但是妈咪们可是要多花点心思,最好用透明胶布把这些边边角角给包起来,以防戳破或者划破幼儿的皮肤。


No5.水上玩具要监督


现在的水上玩具很多,特别是到夏天,孩子非常喜欢用水上玩具在游泳池中玩耍。游泳池也分深水区和浅水区,倘若玩具出现故障,而孩子又恰巧在深水区,那么就有生命危险了,各位妈妈可别疏忽大意。


No6.远离气球


在逛动物园或者庙会时,不少家长喜欢买上几个气球供孩子玩耍,其实这类气球是非常危险的,一方面很有可能发生幼儿窒息,另一方面会发生爆炸,使孩子受伤。建议各位家长尽可能地避免让孩子触碰气球,倘若气球已经破裂,应该立即丢弃。

【精挑细选】
如何挑选儿童玩具

目前很多玩具,妈妈们挑选玩具的时候更要谨慎小心。一般挑选玩具有几个注意事项:

Tip1:避免购买可吸入的小零件、表面涂漆的玩具


妈妈在购买玩具的时候,要避免那些可以拆卸并且含有很多小零件的玩具,这些零件一不小心就会被宝宝吸入,尤其是边缘尖锐的零件,严重时会造成内脏划伤。有些表面涂漆的原料含有很多有毒金属物质,被宝宝舔舐之后会把有害物质带进体内,宝宝的消化系统还很脆弱,有毒物质不能消化,会给胃部带来很大的负担。

Tip2:购买没有性别图章的玩具


事实上,没有被打上性别图章的玩具很适合宝宝们,比如积木、球、拼图、橡皮泥、动物农场玩具等。拼图可以锻炼宝宝自己的动手能力,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个性,而且可以促进宝宝智力的开发,让他养成好动脑筋的还习惯。

Tip3:避免购买带有暴力色彩的玩具


过早的让孩子接触暴力,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负面影响,所以父母做好避免给孩子选择带有暴力色彩的玩具,比如玩具枪和玩具刀具等。虽然大多数男宝宝都喜欢这样的玩具,但是孩子们的自控能力还不足,在玩耍时可能会导致意外的发生。

Tip4:避免只购买益智类玩具


爸爸妈妈应该让孩子自由玩耍,因为孩子需要在愉悦、欢快的气氛中成长。父母不要把孩子的每次玩乐当做是一种学习,而是应该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让他们自己做出选择。家长一定要避免只给孩子购买益智类的玩具。

如何充分利用旧玩具


由于玩具多,孩子往往只看重新的玩具,对旧玩具却不屑一顾。因此,旧玩具在家庭中备受冷落。其实,这些旧玩具仍有其利用价值。可该怎样充分利用旧玩具呢?


爸爸妈妈应对家中的旧玩具进行清查,根据玩具的损坏情况进行修复,让它们重新回到孩子身边。例如:


有的玩具完好无损,只是比较脏,如洋娃娃、布制小动物等。可将它们进行清洗,再替它们做几件新衣服包装一下。衣服可用碎布制作,或用毛线编织。布玩具穿上新衣服后,就会焕然一新,定能博得孩子的喜爱。


有的玩具油漆脱落,不好看,如积木、铁制玩具等、这类玩具可重新油漆一遍,又变成一盒新积木、新玩具。


有的玩具是因为孩子天天玩,玩腻了,不想再玩。爸爸妈妈可将这些玩具收藏一段时间,然后再拿出来,孩子就会有新鲜感,又会爱不释手了。


总之,只要旧玩具还没有坏到不能修好的地步,就不要将它们扔掉,应想办法让它们重见天日,重新发挥它们的作用。


爸爸妈妈在修复玩具时,应让孩子一道参与,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玩具修好后,也能和孩子共同体验成功的愉快。在这项活动中,爸爸妈妈应借机进行教育,教育孩子今后要爱护玩具,知道勤俭节约。


*本文由三优亲子妈妈悦读栏目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