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每年一二月份这个冬天的尾巴,总会被各种节日装点的热闹异常。开心的日子最怕乐极生悲出现意外,尤其是当家中有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小不点儿时,节日居家安全这根弦儿就更不能松懈。
不可松懈之一:聚会时也要记得关闭楼梯安全护栏
相信绝大部分父母都知道安装楼梯安全护栏的重要性。但在节日里,尤其是人多聚会时,出于上下楼梯方便的需要,对安全护栏的使用就放松了很多。事实上,人越多,父母越容易因为交际和忙碌,忽视对宝宝的照顾,宝宝发生危险的几率也就相应增高了。
不可松懈之二:让宝宝远离陌生宠物
如今饲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节日走亲访友时,难免会带着自家爱宠。小宝宝见到小宠物的激动劲儿可想而知。可是,面对宝宝的过度热情,初次见面的宠物往往并不领情,危险可能就此发生。因此,当陌生宠物来到你的家中,请一定让宝宝暂时远离。
不可松懈之三:室内不要摆放过多鲜花
妈妈总希望节日的家漂漂亮亮。于是最善于营造气氛的鲜花隆重登场。可是如果室内摆放的鲜花过多,就可能跟宝宝争夺氧气。如果宝宝是过敏体质,还可能增加花粉过敏的风险。如果再招来几只小蜜蜂,宝宝的日子可就更不好过了。
不可松懈之四:当心高空悬挂的装饰物
漂亮的纸花,喜庆的吊饰,过节时,谁不想把家中布置的充满节日气氛。可如果爸爸带着宝宝在这样的房间里玩“悠高高”或“骑大马”的游戏,吊饰就可能成为打伤宝宝眼睛的罪魁祸首。万一撞上吊灯或吊扇,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不可松懈之五:不要在地板上放置临时接线板
电视机、CD机、电脑、暖风机,厨房里还有电饭煲、微波炉、电磁灶……一过节,人忙电器也忙。插头不够用,临时接线板就会登场,电线扯得纵横交错,危险隐患层层升级。接线板一定不能随手放在低矮的桌子上、地板上,千万要放在宝宝够不到的较高的地方。电线一定不要扯的满地都是,以免绊倒宝宝,甚至引起触电等危险。
不可松懈之六:尽量提供健康安全的零食
节日里,零食极大丰富。甚至平时会限制宝宝吃的糖果、薯条,也会因为过年而得以尝鲜。选择健康零食的严苛标准,在节日或许还可以稍稍放宽(尽管我们不提倡这么做),但选择安全零食的标准却一刻也不能放松。比如,一定不要让4岁以下宝宝自己吃果冻。圣女果和葡萄一定要记得切成两半再给宝宝食用。各色坚果最好打成坚果碎等。
【家长Tips】
危险情况的紧急处理
虽然大家都知道“防患于未然”强过“亡羊补牢”,但一旦危险发生,第一时间最正确的处理,一定意味着把危险伤害降到最低。
磕掉牙怎么办?
如果牙齿掉落、折断或明显松动,就最好立即带宝宝看急诊。携带脱落的牙齿去医院时,一定要将其泡在牛奶或生理盐水中,或直接含在口中。即使牙上沾上了脏东西,也不要自行用牙刷刷洗。如果宝宝的牙齿磕歪了,妈妈不要擅自帮宝宝扶正,以免造成二次损伤,保护好伤口,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是最恰当的做法。
烫伤了怎么办?
迅速用流动水给宝宝冲洗伤口,持续10分钟以上。待伤口周边衣服充分泡湿后,小心脱去衣服,必要时用剪刀剪开衣服,暂时保留粘住伤口的部分,尽量避免将伤口处的水泡弄破。脱掉衣服后,将伤口浸入冷水中,继续浸泡10分钟。然后用干净的毛巾、保鲜膜或无菌纱布覆盖伤口,带宝宝到医院就诊。不要随意涂抹外用药膏、酱油、橄榄油、色拉油、清凉油、牙膏等物品,以免导致伤口凝结粘连,增加医生处理伤口的难度。
被狗狗咬了怎么办?
宝宝被狗狗咬伤后,最好同时用20%的肥皂水冲洗伤口或直接用肥皂清洗伤口。如果伤口较深,流血较多,最好用洁净的纱布或手帕覆盖在伤口上,压住伤口,以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即使伤口不深,也一定要带宝宝去医院,让医生判断是否需要注射狂犬疫苗。需要提醒妈妈注意的是,不是只有被狗狗咬伤才需要注射狂犬疫苗,从理论上讲,被猫、松鼠、荷兰猪等哺乳动物咬伤都是可能感染狂犬病毒。
磕破头怎么办?
如果宝宝大哭,妈妈反而不用担心,至少证明宝宝还有意识。如果宝宝对妈妈的呼喊没有反应,像睡着一样,就需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宝宝去医院。宝宝虽然有意识,但表现地很疲劳,想睡觉,也提示可能大脑有损伤,妈妈最好带宝宝看医生,不要掉以轻心。如果头磕破了,伤口不深的话,妈妈可以清洗伤口后,用创可贴包扎处理。但如果伤口较深、出血较多,就最好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去医院过程中,不要再让宝宝进食进水。因为缝合伤口可能需要进行麻醉,如果宝宝进食进水,手术时间就需要向后延迟,影响对伤口的及时处理。
*本文由三优亲子妈妈悦读栏目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