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宝宝几天不便便,就是便秘吗?

婴童网

新生宝宝几天不便便,就是便秘吗?(图)


  新生儿几天不大便的情况是很常见的,如果是人工喂养或者混合喂养的宝宝一般都是2-3次排便一次。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宝宝排便的次数就比较多,有时候一天7-8次都有可能。也有另外的情况就是宝宝几天不拉,可能是宝宝根本没吃饱,所以你首先要保证宝宝每天吃饱了没有。

  正常的便便

  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大便为稠度均匀的黄色或金黄色稀糊糊软便、稍带绿色、蛋花汤样,有时有小米样的颗粒,都属正常现象。每天2~4次,如果经常4~5次,甚至7~8次,但宝宝一般情况好,食欲正常,体重按规律增长,属生理性腹泻,不要任意停喂母乳和乱用药品;在这里特别和妈妈介绍宝宝在吃母乳时的一个反应特点:“口肛反射”,也有叫“直肠反射”的。您是否注意有一些小月龄的宝宝每次吃母奶时,边吃边拉。妈妈为此很着急。认为宝宝消化不良了,甚至盲目用药或过度检查。其实小宝宝的这种反应再大一点就会消失了,这是母乳喂养的一个正常表现。那么还有相当一部分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不少吃,就是不拉屎,甚至4~5天才拉,妈妈也急得不得了,可拉出来的粑粑并不干,就是很臭。往往妈妈认为是便秘,急得用肥皂、香油、甚至用开塞露。

  1、辅食添加后宝宝的大便:如喂食了菜泥、菜末时,宝宝大便的颜色可随之稍有改变或有少量的菜末。这是孩子添加食物时的常见现象,不要误认为是消化不良,随着宝宝的消化能力不断增强渐渐会有改善的;

  2、人工喂养的宝宝大便:为淡黄或土灰色,成形或较硬较干,一般每天1~2次;鲜牛、羊奶喂养的孩子,大便中会有奶瓣,这是未消化吸收的脂肪与钙或镁化合成的皂块,如量不多,可不用处理。

  你需要每天帮宝宝按摩肚子,就是用你中间的三个手指,绕着宝宝的肚脐顺时针按摩,一次5分钟,每天早晚各一次,能帮助宝宝加快肠蠕动,使宝宝产生大便反射。

  另外,从孩子两个月起就应该训练良好的排便习惯,使他按时排便,排便最好在清晨或晚上临睡前,早晨排便最好,晚上大便则可使孩子夜里睡得踏实。饭前大便可使孩子吃得好,但不要饭后大便。妈妈先观察孩子排便的情况,然后根据孩子的情况,有意识的定时排便,排便时妈妈要和他一起发出“恩恩恩”的声音。

  还要注意给宝宝多喝水,白开水是婴儿最好的"润肠剂"。

  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一般在4个月内未添加辅食时,可以不用喂水,但并不表示不能喂水。适当的补充一点水分,对宝宝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每次喂水量为:出生第一星期30毫升;第二星期45毫升;1个月后50~60毫升;3个月时60~75毫升;4个月时70~80毫升;6个月时80~100毫升;8~12个月时100~120毫升。

  每次喂水量大约就是每次奶量的一半。夏天应适当增加水量。感冒、发烧及呕吐或腹泻脱水时更应频繁饮水。

  记住,白开水就是白开水,水果和果汁不能代替水。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