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孩子健康教育

婴童网


看到报纸上报道这样一则新闻:幼儿园举办集体婚礼,园长称利于性心理健康发展。


某地一家幼儿园举办了100多名孩子的集体婚礼,还有仪式,还有亲吻,还是自由恋爱。幼儿园的李园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3至6岁的孩子中,不少进入“婚姻敏感期”,比如有的男孩会对女孩说“我喜欢你”,有的女孩也会给自己喜欢的男孩送糖果,有的甚至就说要和对方“结婚”。


据称,这个幼儿园举行“集体婚礼”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只不过这次规模最大。通过此前的实践证明,举行过“婚礼”的孩子,责任感更强,关系更融洽,更加自信和阳光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各方讨论,支持者有,但绝大多数都是反对的声音。


表面看起来,幼儿园李园长说的一段话很有道理,因为孩子确实会有一个这样的敏感期,会模仿大人和电视画面进行亲热。


伊伊上中班的时候,就曾在幼儿园门口当着很多家长和孩子的面,叫他们班的一个小男孩为“老公”,让去接她的妈妈尴尬不已。回家后问她为什么这么称呼那个小男孩,伊伊毫不犹豫地回答:“因为所有的男孩子都是老公,所有的女孩子都是老婆呀。”


原来,在孩子们的心目中,老公、老婆并不是成年人所理解的意思。这两个名词,只不过代替了男孩子和女孩子这两个词而已。


幼儿阶段的孩子真能理解婚姻关系吗?从常识就可以判断,他们是不可能真正理解什么是婚姻的。他们只能懵懂地意识到,我和某某关系比较好,玩得比较好,这样的关系既可以是同性,也可以是异性。如果因为孩子们懵懂地说“要结婚”,就真的为他们举办一场婚礼,确实有点让人匪夷所思。


但我更觉得吃惊的是,一个办幼儿教育的人,居然不了解孩子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爱模仿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朋友的关系也是随性的,多变的。即使是想“结婚”,很可能的情况是,上午还想某一个人成为自己的老公,估计下午就想成为另外一个人的老婆。


在这样童真的孩子们面前,如果采用这样的形式来教育他们懂得责任,了解义务,那岂不是南辕北辙。


我只能这样解读,如果不是他们不懂教育,那么就是在用博眼球的手段来借机炒作。


教育,本该是一项值得所有人敬畏的事业。近年来,却频频被很多无良人士有意无意地利用来进行炒作,而孩子最终成为他们炒作的道具,甚至成为谋利的工具。


也许有人会说,这样可以趁早对孩子进行一次深刻的性教育。性教育确实非常重要,应该在幼儿阶段就开始。但是该选择什么样的内容,该采用什么样的形式,却是至关重要的,必须符合孩子们的生理发育规律、儿童心理特点,以及大人和孩子的接受程度。


教育工作者,真的应该向农民学习,尊重孩子的自然生长规律,该施肥时就施肥,该除草时就除草,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漫不经心。该是什么年龄段,就做什么事情,依照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给予相应的教育,过犹不及。


付小平

教育学者,亲子教育专家,儿童成长力培训专家,著名报刊专栏作家。著有《陪孩子一起上幼儿园》《把孩子温柔地推开》《陪孩子一起幼小衔接》《培养儿童自控力》。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