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健康与营养总能牵挂妈妈们的心,妈妈们担心宝宝吃不饱,会采取混合喂养的方式,那么,什么是混合喂养呢?混合喂养时以其他乳类或者代乳品来补充妈妈母乳不足。虽然这样做,没有母乳喂养的好,这样的做法还是能保持妈妈乳汁的正常分泌。混合喂养主要是补母乳不足的部分,所以说吃多少,要看母乳缺多少。那么,混合喂养有什么注意事项吗?混合喂养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1
不允许母乳、牛奶一顿混合着喂
一次只喂一种奶,吃母乳就吃母乳,喝牛奶就喝牛奶。不要先吃母乳,不够了,再冲奶粉。这样不利于消化,也可能引发厌食牛奶,拒吃奶瓶。
一顿喂母乳就全部喂母乳,即使没吃饱,也不要马上喂牛奶,下一次喂奶时间可以提前。
如果上一顿没有喂饱母乳,下一顿一定要喂牛奶;如果上一顿宝宝吃得很饱,到下一顿喂奶时间了,妈妈感觉到乳房很胀,奶也比较多,这一顿仍然喂母乳。
这是因为,母乳不能攒,如果奶没有及时排空,就会减少乳汁的分泌,母乳是吃得越空,分泌得越多。所以,不要攒母乳,有了就喂,慢慢或许就够宝宝吃了。
混合喂养需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母乳,尽量多喂母乳。母乳是越吸越多,如果妈妈认为母乳不足,就减少母乳的次数,会使母乳越来越少。母乳喂养次数要均匀分开,不要很长时间都不喂母乳。
2
千万不要放弃母乳
混合喂养最容易发生的情况就是放弃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不单单对母婴身体有好处,还对心理健康有极大的益处,母乳喂养可以使孩子获得极大的母爱。
况且,有的产妇奶下得比较晚,但随着产后身体的恢复,乳量可能会不断增加,如果放弃了,就等于放弃了宝宝吃母乳的希望,希望妈妈们能够尽最大的力量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可爱宝宝。
3
如何判断母乳不足
一般情况下,当宝宝吸吮两侧乳房各5 分钟时已吃到80% 的奶量,10 分钟左右可吸出近90% 的奶量。吃饱后(约5 ~ 10 分钟后)小家伙还会轻松地吸吮一段时间以自我安慰,一切需要都得到满足后,孩子将松开乳头,安静入睡或玩耍,一般共需要15 ~ 20 分钟。有些吃奶速度比较慢的宝宝每次吃奶需要30 分钟左右,也属正常现象。应对的方法就是让他充分吸吮,以保证吃到足量的乳汁。另外,当宝宝已将一侧乳房吃空时或吞咽声消失后,应及时换另一侧。
婴儿吃不到足够的母乳其主要原因包括:
1、母亲心理因素。信心不足,心情紧张,焦虑,疲劳。
2、母婴健康因素。母亲产后用过抑制乳汁分泌的药物如利尿药和避孕药等,母亲吸烟或饮酒。
3、母乳喂养方法不当。生后没有尽早喂母乳,开奶前用奶瓶和橡皮奶头喂孩子;喂其他液体或食物;喂奶次数少,新生儿期每天吸吮少于8 次;夜间不喂;含接乳房的姿势不正确等。
4、宝宝自身因素,如孩子生病或有口腔畸形,吸吮次数减少,使乳汁分泌相应减少。
5、暂时性供给不足。2 周、6 周和3 个月左右的婴儿体重增长相对较快,对乳汁需要量增多,但乳汁分泌在几天后才能相应增加,造成暂时的供不应求。因此,当宝宝吃不到足够的母乳时,要找原因,不要盲目给出“母乳不足”的结论。
乳汁不足,最客观的指标有两点:
1、宝宝尿少且浓,每天少于6 次;
2、每个月的体重增长不良,6 个月以内的宝宝每月增长不足500 克。你可以基于以上两点进行判断。如果确实是母乳不足,则需要适当添加配方奶粉作为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