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月宝宝上火怎么办呢

婴童网

  宝宝因为年纪尚小身体各项机能尚未发育成熟,免疫力会比普通人低,因此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症状,而上火则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会遇到。通常大人都会选择吃些降火药或者凉茶来下火,但是宝宝年纪太小,过度吃药或者喝凉茶可能会对宝宝的发育成长造成不好的影响,那么,宝宝上火怎么办?6个月宝宝上火吃什么好?

  什么是宝宝上火

  宝宝体质与成人不同,他们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速,中医称之为“纯阳之体”。在正常状态下维持着一种动态平衡,一旦有外部原因打破了这种平衡,就容易导致内热上火。

  宝宝上火确实会给他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这个时候家长们也会非常的焦急,其实想要更好的帮助宝宝解决上火的问题,那么应该从健康饮食方法去调理这样的方法,才是不会给他们带来副作用或者其他影响的。

  煮点绿豆粥做为宝宝的辅食(上午下午各吃100毫升,只喝汤别吃豆)吃4天左右就会好了

  如果上火可以多吃山楂、山药等健脾开胃、消食化积的食物,也可以服用三公仔小儿七星茶这类药物,配方中的薏苡仁、稻芽、山楂、淡竹叶、钩藤、蝉蜕、甘草等,药性温和不寒凉,与食疗一样适合小儿体质,但比食疗的效果更佳。

  还有就是平时注意给宝宝提供全面的营养,提高宝宝的免疫力,除了母乳和配方奶粉外,还可以试试给宝宝喝牛初乳,比试试看生命阳光牛初乳,它可以促进生长发育和提高智商。

  宝宝上火主要有以下常见的症状:

  第一,大便发干。大便是宝宝健康晴雨表,妈妈要勤于观察。便秘是宝宝上火的常见症状,在宝宝上火初期大便就会表现的比平时要干,宝宝拉起来不顺利。

  第二,小便发黄。即“小便短赤”的通俗说法,宝宝小便的次数会很多,但每次尿量不大。

  第三,皮肤干燥。上火的宝宝一般脸色会不好 ,皮肤发干,不像正常孩子那样水灵。 第四,睡觉不踏实。宝宝晚上睡觉不香,经常惊醒、哭闹,这也是宝宝上火的一个征兆,孩子睡觉不踏实也常常让父母睡不好。

  第五,食欲不振、有口气。宝宝上火内热影响宝宝胃液等体液的分泌,所以一般会不爱吃饭,但是喜欢吃零食,而且口气比较大。

  第六,眼屎多、脾气大。肝开窍于目,因此肝有火主要表现在眼睛,出现眼干、眼痒,结膜炎、眼屎分泌多,脾气暴躁易冲动。

  春节期间妈妈们不注意饮食,很容易导致母乳质量降低,加上环境干燥,宝宝体内水平衡被破坏,宝宝抵抗力引发上火。新手妈妈也不要太过于紧张,注意自己的饮食健康和足够的休息,保证母乳能够提供宝宝足够的营养,也尽量给宝宝选择和母乳成分相近的不易上火的奶粉,多给宝宝喝白开水。

  6个月宝宝吃奶粉上火怎么办

  1、为宝宝挑选配方奶粉时要尽量选用精制植物油配方,这样宝宝喝了不上火,大便稀软,钙质和脂肪吸收好,有助婴幼儿骨骼发育和能量的吸收利用。

  2、应当避免含有棕榈油、全脂奶粉或乳脂等成分的婴儿配方奶粉,否则易使大便变硬、次数减少,甚至上火便秘。

  3、还可适当增加辅食,最好将菠菜、卷心菜、青菜、荠菜等切碎,放入米粥内同煮,做成菜粥给宝宝吃。蔬菜中所含的大量纤维素等食物残渣可以促进肠蠕动,达到通便的目的。

  4、此外,还应当培养宝宝自幼养成正常排便的习惯,一般宜选择在进食后让孩子排便,例如每日定时让宝宝坐马桶,即使没有大便也要让他坐个十来分钟,建立起大便的条件反射,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宝宝上火的其他原因

  除了气候因素外,情绪波动、劳累过度、饮食不当、消化不良等其他因素都会导致体内产生各种“热”的症状,如咽喉干痛、两眼红赤、鼻腔热烘、口干舌燥、大便干燥、小便短黄、流鼻血、牙痛等症状。

  在夏秋交替季节,宝宝体内水分流失较多,便秘、上火很多见,这与吃的食物成分有密切关系。宝宝便秘是因为粪便过硬,而这是由于粪便中的不溶物质引起的,此不溶物质主要来自肠道中不能吸收的棕榈酸和硬脂酸结合钙质形成钙皂所致。因此,如果婴幼儿食物中含有较多的棕榈油酸和硬脂酸(皆属长链饱和脂肪酸),排便便会较硬。

  宝宝上火小知识

  1.不是只有夏秋两季的气候才容易导致“上火”

  大多数成年人容易在夏秋两季“火气冲天”,因此年轻妈妈会认为只在容易“上火”的季节才有必要为孩子实施“灭火”。事实上,儿童的脏腑和肌肤娇嫩,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完善,对外界气候变化的感应比成年人要敏锐很多。因此,一年四季之中所有温差变化较显著的时候都有可能为孩子的“上火”造成隐患。

  从四季的特性来说,春天万物复苏,气温乍暖还寒,细菌和病毒也趁势迅速滋长,孩子容易因为细菌入侵和温差变化而“上火”;夏季烈日炎炎,酷热难当,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季节,也是一年中人体水分散失最多的季节,水分的大量流失是造成人体“上火”的重要原因,正如干柴比绿树易燃一样;秋季昼夜温差尤其明显,空气干燥,孩子一受凉就“上火”;冬季寒冷干燥,孩子抵抗力降到最低,“上火”更是防不甚防。

  2.非只注意饮食,宝宝就能防“火”于未“燃”

  饮食不正常导致的消化不良和积食只是儿童“上火”的原因之一,在现代医学中,“上火”是一种炎症,各种细菌与病毒侵袭机体、消化不良导致积食以及排泄功能障碍、外部环境扰乱导致孩子体内水分流失过多等,构成了孩子身体的三大“火源”。

  小儿脾胃功能仍然不健全,而他们的生长发育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需要摄取的营养物质较多,饮食不合理容易扰乱消化和排泄系统的正常运转。然而,除去饮食之外,各种细菌与病毒侵袭儿童机体引起发热,儿童尤其是0-3岁的幼儿,身体各部分器官及免疫系统很脆弱,不能完全抵抗细菌病毒,而产生“内火”。炎热的气候、混乱的生活作息规律以及商场、游乐园等人多的公共场所也都是能导致孩子身体“上火”不可忽视的因素。

  3.儿童腹泻可能是着凉也可能是上火引起

  大部分年轻妈妈发现孩子腹泻,第一反应大都是孩子肠胃着凉了,却忽视了有可能是“上火”引发的症状之一。在常见“上火”症状中,一般出现大便干燥和小便短黄症状的孩子较多,比例都超过30%,而其他常见的症状包括睡眠不宁、口渴发热、眼屎增多、脾气暴躁、口舌生疮、舌苔黄腻、口臭、牙痛、牙龈红肿、腹泻、腹痛等。

  之所以“上火”也能引起腹泻,我们需要从“火源”本身的性质来了解。燥热之“火”和湿热之“火”构成了人体之“火”的两大类别,而腹泻主要是由于“湿热之火”扰乱排泄系统所致,孩子身体内热,同时由于湿气作用不能使内热排解畅通,导致了内“火”愈旺。因此,在“祛火”的时候,不要一味单攻“燥火”,扑灭“湿热之火”同样重要。可以选择腹泻奶粉类的,没有副作用,比如说纽贝滋。

  4.仅凭喝水、多吃水果蔬菜未必可“灭火”

  由于儿童的“上火”问题从未被作为炎症和病症被年轻妈妈们正确对待,因此,凉开水、水果和蔬菜常用作“以水祛火”。事实上,凉开水、水果和蔬菜只对消化和饮食紊乱造成的旺盛胃火具有效力,对于心火过旺、肝火过旺和脾火过旺的问题便会束手无策。

  对症下药才能标本兼治。对于消除外界环境造成的“上火”隐患,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度与温度之间的适度平衡可以防止宝宝皮肤及鼻咽腔黏膜干燥;生活中儿童要早些睡觉,早一点起床,在庭院中散散步,适当锻炼;适度穿衣保暖等等。对于“内火”,除了食疗之外,适量服用安全的儿童清火产品才能直捣“火源”。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