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红一定是红眼病吗

婴童网

  爸爸妈妈都会督促自己的孩子少看电视少看电脑手机,注意用眼保护眼睛。小朋友肯定不会像工作狂大人们那般熬夜导致眼睛红肿布满血丝,并且发现小朋友眼角总是挂着眼屎所以总要帮他擦擦。这种现象出现一两次倒还不会这么引起注意,但是时间长了次数多了爸爸妈妈终于开始感觉到了奇怪。那么这到底是怎么问题?是自家小朋友的眼睛发育出什么问题了吗?百思不得其解的你们,小编来和你们说说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宝宝眼红,不一定就是红眼病

  1、急性结膜炎

  ——眼屎非常多且呈脓性

  导致宝宝眼红最常见的原因是急性结膜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红眼病”。宝宝如果得的是急性结膜炎,除了会有结膜充血(即眼红)症状外,脓性分泌物也非常多,眼屎呈黄色。特别是早晨醒来,分泌物多到甚至睁眼都困难,需要用手扒开眼睛。不过,宝宝的视力是不会受到影响的。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夏朝霞提醒,如果宝宝出现上述症状,家长可回忆一下,此前宝宝是否有过感冒,或去游过泳,或有用手揉眼睛等不洁用眼行为。如果有,那八九不离十就是急性结膜炎了,最好带宝宝去医院诊断治疗。

  应对:如果确诊为急性结膜炎,医生一般会给宝宝开具抗病毒眼药水。回家后,宝宝的日常护理也非常重要。由于急性结膜炎有传染性,宝宝要单独使用洗脸毛巾、洗脸盆,洗脸毛巾用完后要放在阳光下暴晒,或用紫外线灯消毒。家长要提醒宝宝勤洗手,患病期间不要去幼儿园或上学。

  2、过敏性结膜炎

  ——眼屎有弹性、可拉丝,多伴有眼痒

  导致宝宝眼红的第二大常见病因是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结膜炎除了会引起结膜充血外,还可能引起眼痒。有的宝宝眼睛会有分泌物,分泌物有弹性、可拉丝,与 红眼病的脓性分泌物有很大不同。如果在裂隙灯下看,许多宝宝的结膜上能看到大小不一的滤泡,有时多得像铺路石一样密密麻麻。除了眼部不适,有的宝宝也会出 现流清水样鼻涕、鼻塞、鼻痒、打喷嚏等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因此,也有人称之为“过敏性鼻结膜炎”。

  夏朝霞解释说,过敏性结膜炎是由于接触过敏性抗原引起的结膜过敏反应。在广州,患儿多因接触了花粉、尘螨、霉菌、动物毛皮屑等过敏原所致,有些食物(如海鲜)也会引起过敏。

  应对:如果宝宝得了过敏性结膜炎,医生一般会开具抗过敏眼药水。若宝宝还伴有全身症状,如皮肤痒、痛,医生还会开具口服抗过敏药物。日常生活中,家长要 注意让宝宝避开过敏原,如宝宝对动物毛皮屑过敏,那么家中就应避免养宠物。随着宝宝年龄增长,机体免疫系统发育会日趋完善,这些不适会随之改观甚至消失。

  3、虹膜睫状体炎

  ——眼痛、视力下降、流泪、怕光

  虹膜睫状体炎也叫葡萄膜炎,它也是引起宝宝眼红的原因之一,虽说没有前两种疾病常见,但它提示宝宝机体免疫力低或有其他疾病,更应引起家长重视。虹膜睫状体炎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宝宝除了会眼红之外,往往还伴有眼痛、视力下降、流泪、怕光,眼压会偏高。

  夏朝霞说,我们的眼睛并非无菌的,它有正常菌群,可在宝宝免疫力低下时,这些菌群就可能变成致病菌并引起感染。所以说,如果宝宝诊断为虹膜睫状体炎,则 提示他(她)可能免疫力低下,要找到引起免疫力下降的原因,从根本上进行干预。此外,一些其他的全身疾病也可能引起虹膜睫状体炎,如急性红斑狼疮、皮肤 炎、多发性软骨病、溃疡性结肠炎、白塞病等。医生可能会详细询问家长,宝宝有没有腹泻、有无口腔溃疡,甚至会检查宝宝的全身皮肤或开具更多检查项目。

  应对:如果宝宝的炎症反应比较明显,医生一般会开具含激素的眼药水以及消炎镇痛的眼药水。还会为宝宝进行散瞳,以预防瞳孔发生粘连,形成梅花状瞳孔。如果眼压高了,还要进行降压。症状严重的甚至需要口服激素。


  宝宝眼屎多的原因

  可疑原因一:结膜炎症

  宝宝出生后,很多家长怕孩子着凉,所以家里室温往往较高,细菌也容易繁殖,加上新生儿会不自觉地用手揉眼睛,易出现眼睛分泌物增多、眼睑结膜充血等结膜炎症状。若是严重的细菌感染,或是感冒发热发生,则分泌物增多、泪水增多、眼球充血等症状会更明显,还可导致眼睑皮肤红肿。

  应对方法

  局部滴抗生素眼药水和眼膏可改善症状,结膜冲洗有助于炎症消退。

  小提示

  滴眼药水前,应清除病儿眼部的分泌物。如果宝宝兼有大便干燥、小便黄、舌苔厚腻等症状,可以配合清热泻火、消食导滞的中药治疗。

  给宝宝多喝水,并注意观察所食用的奶粉对宝宝消化功能的影响。

  小提示

  对母乳喂养的病儿来说,妈妈的饮食对他们的健康影响较大。哺乳期妈妈应保持营养均衡,避免食用过于辛燥和肥腻的食品。

  清洁宝宝的双手,定期修剪大人和宝宝的指甲,可以减少细菌感染眼睛的机会。

  可疑原因二:新生儿泪囊炎

  新生儿泪囊炎是由于排泄泪液的泪道、鼻泪管堵塞引起,由于鼻泪管下端的胚胎性残膜没有退化,阻塞鼻泪管下端,泪液和细菌积聚在位于内眼角皮肤下的泪囊里,从而继发感染。约2%~4%的足月新生儿有这种残膜存在,大多数可在4~6周内自行萎缩。

  症状表现

  宝宝平日泪水增多,下睑缘上由泪液形成的泪河增宽,内眼角处皮肤隆起小包块,挤压出液体后,包块可暂时消失。若继发细菌感染,在眼角处经常出现黄白色分泌物,挤压隆起处可有黄白色脓性分泌物溢出。

  应对方法

  由鼻根往鼻头方向按摩泪囊及鼻泪管,增大管道内的压力,促使残膜穿破。合并细菌感染时,给予抗感染治疗。

  按摩和保守治疗无效时,可在抗感染治疗后,进行探通术。

  可疑原因三:淋球菌性脓眼病

  淋球菌性脓眼病为淋球菌感染所致,潜伏期为2~4天,常常由于母亲罹患淋病,新生儿在通过产道时被感染,双眼同时发病,表现为急性化脓性结膜炎症。通常患儿的眼皮会极度红肿,几乎睁不开,而且有大量的脓状眼屎源源不断地产生,若治疗不当,甚至会发生角膜溃疡,进而引起角膜穿孔,甚至有失明的危险。

  应对方法

   通常在新生儿出生时,医院会用1%的硝酸银溶液点眼,降低新生儿的感染率,但在非正规医院分娩的新生儿,感染此病的机会增大。

  青霉素类药物对此病有效。为避免交叉感染,应到正规医院进行系统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可疑原因四:角膜溃疡

  角膜溃疡也可引起宝宝眼屎多,且其后果可能最严重。角膜溃疡多因不慎碰撞或婴儿不自觉地用手揉眼睛时,外物、手指或指甲损伤角膜对应部位,从而被细菌感染所致。周围环境不够清洁、抵抗力较差的婴儿易染此病。因为疼痛,患儿常哭闹,畏光流泪,不愿睁眼,眼球发红,出现分泌物,多数家长不能发现病灶,即使发现患儿黑眼珠上出现小白点,也很少意识到此事的严重性。

  应对方法

  角膜溃疡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可影响视力,甚至因病变控制不良出现角膜穿孔。一旦诊断角膜溃疡,应立即用足量的抗生素类药物控制感染,阻止溃疡扩大。

  治疗时须在眼局部及全身同时用药。

  可疑原因五:眼睑内翻

  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一些宝宝面部骨骼发育不完全,尤其是鼻梁宽而平坦的婴儿,常出现上眼睑皮肤向下延伸到内眼角,遮盖部分眼角组织甚至部分巩膜,导致眼睑睫毛向内推移,使眼球受到摩擦刺激,产生不适,从而出现泪水多、分泌物多等症状。

  应对方法

  一般等宝宝到1岁左右,随着面部骨骼发育完成,睫毛自然会向外生长,分泌物会渐渐减少,可以不治疗。

  平时用温毛巾将分泌物擦干净,也可以用棉签蘸2%硼酸溶液,从内眼角向外眼角轻轻擦拭干净。

  若在骨骼发育完成后仍有内翻倒睫摩擦眼球,可考虑手术矫正。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