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在刚出生的时候因为身体各项机能尚未发育成熟,消化系统也尚未发育完全,所以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状况。很多妈妈表明很对新生儿在喝完奶过后都会出现吐奶的状况,看着自家孩子吐奶,这让很多没有经验的妈妈十分担心,但是吐奶是每个宝宝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那么,新生儿呕奶怎么办?
宝宝呕奶
1:婴儿吐奶是新生宝宝的常见现象,因为新生宝宝的胃部和喉部还没有发育成熟,到时他们容易吐奶,尤其是胃中食物被强而有力地排空,而且量比较多时,吐奶更是时有发生。要有效防止宝宝吐奶,首先,妈咪们必须知道在宝宝吃饱后不能给马上让宝宝仰卧,应当要让宝宝侧卧一会儿,然后再改为仰卧。
2:有效防止宝宝吐奶的方法之一便是少量多餐,并且喂奶的时间不能够太长而且喂奶的量不能够太大,间隔不宜过密,这样能给以减少宝宝还未成熟的胃部所承受的压力。适量喂食,切勿过多。
3:许多家长害怕宝宝吃奶的过程累着又或者是为了更方便喂奶,于是会采取仰卧的姿势,这样喂奶的姿势其实是不太科学的。而正确的姿势是抱着宝宝喂奶,让宝宝的身体处于45度左右的倾斜状态,这样能给让胃里的奶液自然流入小肠,掌握正确的喂奶姿势也能有效地防止宝宝吐奶。妙招4:
宝宝吃完奶之后一定不要让他平躺,可以将宝宝抱起来,让他打个嗝先,并且轻轻拍宝宝的后背,这样能给让他通过打嗝排出吸奶时一起吸入胃里的空气,再把宝宝放到床上,将宝宝上半身垫高一些,最好是右侧卧,这样胃中的食物不易流出,就不容易吐奶了。
婴儿呕奶原因
1、喂食问题
在宝宝出生后的前几个月里,宝宝出现呕吐症状,很可能由于喂食问题造成的,例如喂食过量、不消化,或对母乳或配方奶里的蛋白质过敏。要判断宝宝是呕吐还是吐奶(宝宝吐奶也是常发生的情况),妈妈只要记住宝宝吐奶时,只会有几勺量的奶顺着宝宝的下巴流出来,而呕吐时吐出来的液体要多得多。同时,宝宝也可能会被自己的呕吐吓住,很可能会哭起来。
解决方法:每次喂奶后要多给宝宝拍嗝。
2、胃食管反流
如 果宝宝在其他方面都很健康,但是吃过东西后会马上呕吐,或没有原因地发生呕吐,那么这很可能是胃食管反流造成的。如果宝宝的食管和胃之间的肌肉没有正常发 挥作用,使胃里的食物向上反涌到咽喉处,就造成胃食管反流。虽然宝宝不会表达,但是他也可能会感到腹部难受,或咽喉和胸部有烧灼感或不适感。到周岁时,宝 宝的胃食管部位的肌肉已经发育得更强壮有力了,这种情况会自动消失。
解决方法:对于很小的宝宝,妈妈可以试着在宝宝进食后30分钟内,让他保持半直立的姿势。可以竖抱着宝宝,也可以把他放在婴儿汽车座椅或后背式婴儿背包里,总之使他处于半直立的状态。
3、胃肠病菌
宝宝到几个月大的时候,胃肠病菌最有可能引起宝宝呕吐。尤其如果宝宝白天去托婴机构,或周围有的大孩子把新的病菌带到你家时,那就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宝宝感染胃肠病菌后,除了呕吐以外,还可能会出现腹泻、食欲下降和发烧等症状。
解决方法:家里人在上厕所后,或给宝宝换尿布之后,把手彻底洗干净,以防止病菌的扩散传播。同时,也要尽量保证宝宝双手的清洁卫生。
4、感冒或其他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也可能引起呕吐,因为宝宝容易被鼻涕堵塞产生恶心的感觉。
解决办法:用吸鼻器清除宝宝的鼻涕,尽量不要在宝宝鼻腔里积存黏液。妈妈还可以问问医生是不是能够用治疗鼻塞的药物来减少宝宝分泌的鼻涕。
5、过度哭泣或咳嗽
时间过长的哭泣或咳嗽也可能引起宝宝作呕的反应,造成呕吐。
解决办法:宝宝长时间哭泣引起呕吐,会让妈妈和宝宝都不好受,但事实上这对宝宝的身体并不会造成什么伤害。如果宝宝确实因为这种情况而呕吐,妈妈只要尽快把宝宝清理干净,放回床上去,就可以了。
6、误食有毒物质
宝宝也可能因为吞下了某些药物、有毒的植物、草药或化学物质等而呕吐。
解决办法:如果怀疑宝宝误食了有毒物质,应该立刻带宝宝去医院,记住一定要同时带上可疑食物或药物、药瓶,并告知医生,以便医生能够及时确定有毒物的性质,对宝宝给予正确的处理。
7、感染或重病
偶尔的呕吐可能说明宝宝的呼吸系统、尿路或者耳部发生了感染,如中耳炎、肺炎、败血症、脑膜炎等,也是引起宝宝呕吐的常见原因。
解决方法:如果宝宝看起来病得很重,或出现了其他症状,要及时送宝宝到医院就诊,避免耽误诊断治疗。
婴儿呕吐怎么办
婴儿呕吐怎么办?护理婴儿呕吐,应根据婴儿的呕吐原因,对症下药,就可以有效解决。
1、喂奶适当
喂奶后多给宝宝拍嗝,每次喂的量少一点。另外,在宝宝进食后半小时内,不要让他剧烈活动,帮助他保持身体竖直,以帮助消化。妈妈可以竖抱着宝宝,如果家里有婴儿汽车座椅或后背式婴儿背包,也可以让宝宝坐在里面。
但要记住:让宝宝保持完全直立会给他的胃造成压力,使他再次呕吐。
2、为宝宝及时补水
宝宝大量呕吐时,会失去对身体至关重要的水分,所以一定要及时为宝宝补充液体,以防脱水,脱水可能会给婴儿造成很严重的问题。
宝宝停止呕吐2—3个小时以后,妈妈可以开始每半小时到一小时给宝宝喝28—57毫升适合宝宝的电解质溶液。可以到药店购买0.9%的生理盐水,并用水稀释1倍成为0.45%的淡盐水溶液。对于宝宝来说,电解质溶液通常要比母乳或配方奶更容易接受,不容易造成呕吐。如果宝宝还纯母乳喂养阶段,那么可以用滴管式喂药器或小杯子喂宝宝喝电解质液,以防造成宝宝出现乳头混淆现象。
如果宝宝连续4次喝下电解质液而没有呕吐,那么可以再给他喂一次30—60ml。30分钟后,给宝宝喂30ml母乳或配方奶和30ml电解质溶液的混合液。
如果宝宝2次喝下电解质和奶的混合液都没有呕吐,就可以给宝宝喂纯母乳或配方奶了,每3—4小时喂一次,渐渐加量,一直增加到每次85—113ml。
一旦宝宝连续12个小时以上不呕吐,就可以尝试让宝宝恢复正常的喂食规律。
3、保证宝宝睡眠
睡觉也可能帮助缓解宝宝的呕吐情况,因为胃里的食物经常会在宝宝睡眠时腾空进入肠道,可以减轻宝宝想呕吐的感觉。
如果宝宝能在小床上翻身或通常喜欢趴着睡觉,那么宝宝可能会觉得趴着比仰卧更舒服。如果宝宝还不会翻身,那么应该让宝宝仰卧睡,因为这样能降低婴儿猝死的风险。如果每隔几小时喂宝宝一次,但宝宝每次都会呕吐,那么妈妈应该带宝宝去医院检查。
4、排除消化道畸形因素
宝宝生下来就吐奶,而且吐奶严重,有时呈喷射状的,就要到医院去好好检查一下。肥厚性幽门狭窄症、幽门痉挛都会造成宝宝吐奶严重,这时,宝宝要进行手术治疗才能痊愈。
(1)食道闭锁:新生儿生后即发生剧烈的呕吐,吃啥吐啥,常吐出象螃蟹吐的泡沫状液体。
(2)幽门肥厚性狭窄:临床常常在生后2周左右出现呕吐,进行性加剧,常表现为喷射性呕吐,但吐后仍有饥饿感,由于频繁呕吐,新生儿常出现脱水和营养不良,腹部体检时,可以摸到枣核样的块物。
(3)肠闭锁:生后1天内常出现持续性呕吐,吐奶后症状常有所缓解,但吃奶后几小时又开始呕吐,吐出物常伴有奶、胆汁和粪便样的液体。
(4)肠旋转不良:生后数日内常出现间隔性呕吐,时轻时重,呕吐物可为奶汁或胆汁。
(5)先天性巨结肠:生后无胎便或有顽固性的便秘,临床常伴有进行性的腹胀、呕吐。
婴儿呕吐腹泻怎么办
婴儿呕吐腹泻怎么办?具体做法如下:
1、及早补充身体丢失的水分
通常,宝宝腹泻一开始时,多为轻度脱水。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完全可在家里进行治疗。这样既及时又方便,更加有利于宝宝恢复病情。轻度脱水的宝宝有口渴感,口唇稍干,尿比平时要少,颜色发黄,并且表现出烦躁、爱哭,爸妈要留意哦。
妈妈可从以下几种补液方法中选择一种:
(1)用自制的糖盐水补液,即在5000ml的温开水中加入1.75g精食盐和10g白糖,1.75g精食盐相当于啤酒瓶盖的一半,10g白糖相当于2小勺;
(2)用自制的米汤加盐液体补液,即在500ml温开水加入1.75g的精食盐;
(3)用医生给开出来的ORS补液盐。ORS补液盐是已配好的干粉,使用时按说明书配成液体即可。
饮用方法:在最初4小时里,按宝宝的每公斤体重给予20-40ml液体。此后,随时口服,能喝多少喝多少。
2岁以下的宝宝可每隔1-2分钟便喂上一小勺,大一点的宝宝则可用小杯子喝。如果宝宝呕吐,待10分钟后再慢慢地喂;一旦宝宝出现眼睑浮肿,表明补液有些过量,应暂时改喝白开水或母乳。
2、给宝宝丰富的食物以防止营养不良
传统的腹泻治疗方法,主张让患儿禁食一段时间。然而,这样有碍于身体的营养补充,容易发生营养不良。现在主张不要让腹泻的宝宝禁食,但需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则,每日至少进食6次。
母乳喂养的宝宝继续吃母乳,但妈妈的饮食含脂肪量要低些,否则会使腹泻加重;6个月以内人工喂养的宝宝,可按平时量喝奶;6个月以上已经添加离乳食品的宝宝,可进食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稀粥、烂面条、鱼肉末、少量蔬菜泥、新鲜水果汁或香蕉泥,直至腹泻停止后2周。
3、严密观察宝宝病情的发展
如果宝宝烦躁不安加重,囟门和眼窝出现凹陷,哭时眼泪少,看上去口干舌燥,并且用手捏起大腿内侧的皮肤然后马上松手时,皮肤皱褶变平的时间超过2秒。这种情况表明宝宝的身体脱水已经很严重,应立即去医院。
婴儿呕吐的护理
宝宝呕吐已经让宝宝自身感觉痛苦难受,爸妈如何护理,让宝宝感觉舒服些,一般做好以下护理工作:
1、维持呼吸道的畅通
呕吐厉害时,呕吐物可能从鼻腔喷出,父母需立即清除鼻腔异物,以保持呼吸道的畅通。若呕吐发生在宝宝直立或卧床时,可以先让宝宝身体向前倾或维持侧卧的姿势,让呕吐物易于流出,不至于让宝宝吸入呕吐物,以免造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可以在宝宝的床边放一个盆盂,以备宝宝再次呕吐时使用。
2、清淡饮食
呕吐之后每隔10~15分钟给宝宝喝一点淡的盐水或淡的白糖水,也可以给宝宝喝一点稀释后的果汁,少量多次就行了。不要急于让宝宝进食,等待呕吐反应过去,可以进食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稀粥、烂面条、少量蔬菜泥等。
3、保持口腔的清洁
呕吐之后,会有一些胃酸、消化,及未消化的食物残渣残留在口腔中,难闻的味道,会使宝宝更加的不舒服。所以较小的宝宝,父母可以以湿纱布沾开水清洁口腔;而较大的宝宝,可以以温开水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
4、补充药物
有些止吐药的使用需要在进食前三十分钟给予。有些药物如抗生素,则必须按照医师指示服用。若于服用药物后三十分钟内大量呕吐,则需要再给予一次剂量;三十分钟至一小时内呕吐,可再补充半次剂量。
5、测量体温
给宝宝测量体温,看看宝宝是否发烧。注意保持房间里空气的清新。可以用凉的湿毛巾给宝宝擦脸,使他有一种清凉的感觉。
6、观察是否出现脱水症状
注意观察宝宝手上的皮肤是否干涩,有无脱水现象发生。
如果宝宝反复呕吐或是有上呕下泻,宝宝已经出现脱水症状的情况,要尽快将宝宝送去医院救治,以免延误宝宝的病情。
如何预防婴儿呕吐
根据婴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知道很多情况下容易发生呕吐,所以婴儿出现呕吐后要早诊断,及时治疗。对于一般的婴儿呕吐,如何预防?
1、合理喂养
母乳喂养以正确方法喂养;人工喂养避免一次喂奶过多或吞咽过快过多吞入空气等,喂奶完毕后拍嗝,头高侧卧,以防吐奶。
2、防止感染
做好新生儿的皮肤黏膜脐部的护理,防止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神经系统的感染和败血症等。
3、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
根据原发疾病的病因不同,积极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病情迁延而影响宝宝正常发育,甚至引起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