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婴儿牙龈上有白点

婴童网

  十月怀胎,漫长的妊娠期,在孕育的阶段妈妈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宝宝,宝宝的一动一静都牵动着妈妈们的心。虽说怀孕时辛苦的,但是人们常说生儿容易养儿难,这也是有道理的。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很多细心的妈妈会发现自家宝宝在出牙后,牙龈上会出现一些白点,很象是长出来的牙齿,人们一般称之为“马牙”或“板牙”。那么,为什么婴儿牙龈上有白点?

图片来源:Pixabay

  婴儿牙龈上有白点原因

  1、大多数婴儿在口腔上腭中线两侧和齿龈边缘出现一些黄白色的小点,很象是长出来的牙齿,俗称“马牙”或“板牙”,医学上叫做上皮珠,上皮珠是由上皮细胞堆积而成的,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是病,“马牙”不影响婴儿吃奶和乳牙的发育,它在出生后的数月内会逐渐脱落,有的婴儿因营养不良,“马牙”不能及时脱落,这也没多大妨碍,不需要医治。如果宝宝进食时哭闹的最好去医院检查一下,排除其它口腔异常情况而引起的可能。

  妈妈每次给宝宝吃完奶在给宝宝为一点清水,漱漱口,你也可以用纱布蘸水给宝宝的牙龈轻轻的擦擦说不定有效

  2、有可能是鹅口疮。鹅口疮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主要症状是在舌头、脸颊、牙床、上颚等口内黏膜附着白色小斑点。宝宝营养欠佳或体质弱时,比较难治愈。建议尽快就医治疗。同时注意宝宝营养的补充。另外,宝宝经用的奶嘴、奶瓶要经常消毒,护理宝宝时,大人也必须注意清洁,以避免反复感染病菌。

  宝宝长牙的症状

  长牙期间宝宝是会有一些异常表现,不同的宝宝表现也不同,总体来说宝宝长牙的症状主要有以下九个方面:

  1、疼痛:宝宝可能表现出疼痛和不舒服的迹象。

  2、暴躁:牙齿带来的不适会让宝宝脾气暴躁和爱哭闹,在出牙前一两天尤其明显。

  3、脸颊发红:妈妈可能留意到宝宝的脸颊上出现了红色的斑点。

  4、流口水:出牙时产生的过多唾液会让宝宝经常流口水。

  5、啃、嚼或咬东西:把任何东西放到宝宝嘴巴附近,他可能会出现以上动作。

  6、牙龈肿胀:检查一下宝宝的嘴巴,看看牙龈上是否有点红肿或肿胀。

  7、睡不安稳:宝宝可能会在半夜醒来,并且看起来烦躁不安,尽管他之前一直睡得很安稳。

  8、体温升高:出牙能使体温稍稍升高,所以宝宝可能会觉得比平时热一点。

  9、屁股疼痛:虽然我们还不清楚原因,但是有些妈妈已经注意到,宝宝出牙时更容易患上尿布疹,并且可能大便会过稀。

  宝宝长牙会牙龈红肿吗

  长牙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里程碑之一。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宝宝拥有一副漂亮的牙齿,除了关心牙齿情况之外,在一颗颗小牙陆续报道的之际,千万不要忽略了宝宝的各种不适。那么,宝宝长牙会牙龈红肿吗?

  宝宝出乳牙的时候,在他的口腔里,可以隐约看到局部牙龈发白或稍微充血红肿,触摸牙龈时有牙尖样硬物感。而牙龈肿痛和不舒服是出牙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引起宝宝肿痛的原因是因为牙床发炎,发炎是柔软的牙床纤维对付逼近的牙齿唯一的办法。宝宝长第一颗牙及臼齿的时候是最不舒服的。

  处在这个阶段的宝宝会烦躁哭闹,为了减轻宝宝的不适,爸爸妈妈可以用纱布蘸冰水擦拭肿胀的牙床,同时达到按摩和冰敷肿胀牙床的双重功效。除了冰敷也可以用医用纱布沾上盐水在宝宝的牙龈上轻轻擦擦,盐有消炎的作用。现在市面上也有一些给宝宝用的牙胶,爸爸妈妈可以给宝宝咬咬牙胶,这样可以缓解到宝宝牙龈痒、牙龈疼痛等不适。

  宝宝长牙发烧怎么办

  乳牙萌出前几天宝宝可能会有一些异常的表现,如哭闹、口涎增多、喜欢咬手指和硬的东西、睡眠不好、食欲减退等表现,有的还有低热、轻度腹泻、局部牙龈可能充血、 肿大。一般来说,以上现象持续3-4天,乳牙就穿破牙龈萌出了。那么当宝宝长牙发烧怎么办?

  1、正常宝宝的基础体温为36.9℃~37.5℃。一般当体温超过基础体温1℃以上时,可认为发热。其中,低热是指体温波动于38℃左右,高热时体温在39℃以上。连续发热两个星期以上称为长期发热。

  2、如果宝宝体温是在38.5度以下,采取物理退烧,最好给给宝宝多喝水。注意环境温度是否过高。在炎热的夏季,气温很高,宝宝自身调节体温的能力又差,妈妈抱着宝宝时热气不易散发,使体温升高。但是这种发热一般时间不会太久,再给宝宝放在凉爽的地方,稍微扇一扇,给宝宝饮一些清凉的水果汁,或给宝宝洗个温水澡,几小时后体温就会降到正常。在冬季,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宝宝又包裹得过多,也会使宝宝体温升高。

  3、若宝宝出现高烧38.5度以上,请立即让医生确诊是病毒感染的还是细菌感染的,病毒感染就用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细菌感染的就用抗菌素如头孢类,不要急于退烧,烧只是表象,要把病因找出来。

  宝宝长牙注意事项

  1、要让宝宝拥有一口好牙,就必须从0岁开始帮宝宝养成清洁口腔的好习惯。从宝宝出生后开始喝奶起,最好坚持每次喝完奶都给宝宝清洁口腔,以纱布清洗或给宝宝用清水漱口均可。即便未添加辅食的宝宝对清洁口腔十分抗拒,每天至少也要在晚上入睡前清洁一次。

  2、出牙一般是不疼的,但有些宝宝会感到不舒服和烦躁。妈妈可以用干净的手指或湿润的纱布,放入宝宝的口中磨擦牙龈,这样会对他有所帮助。

  3、宝宝出牙的过程中,可能会有烦躁不安、睡眠不稳、口角流涎、咬物、吮手指、擦牙床、摇头晃脑等不适感。有时牙床可能会有疼痛,引起低热,致使宝宝哭闹不休。这时妈妈应该更细心,更体贴地照顾自己的宝宝。多抱抱宝宝,以母乳喂养,多哄哄,给予更多的安慰。

  4、咬自己的手,咬妈妈的乳头,可以说,只要看见什么东西,就拿来放到嘴里啃咬一下。目的就是想借啃咬的施力,来减轻牙床下长牙的压力。此时,要避免让宝宝咬硬物引起牙龈出血,这时可用洁净的手指轻轻按摩牙床,会有减轻疼痛的作用。

  5、出牙前2个月左右,大多数宝宝就会流口水,或把小手伸到口腔内抓挠。妈妈如果仔细查看宝宝的口腔,就可以看到局部牙龈发白或稍有充血红肿,触摸牙龈时有牙尖样硬物感。流口水时,应给宝宝戴上颈围,保护颈部,用柔软的、吸湿性强的毛巾轻轻擦试口角、面颊、下巴等处,以免引起发红、皱裂。

  6、这段时间宝宝的抵抗力会稍微下降,必须注意防感染,寒冷的季节应给宝宝保暖,保持清洁卫生。

  7、当宝宝正在长牙时,牙床、牙龈和牙肉都非常脆弱,如果又有奶垢或食物残渣停留在上面,则会让原本轻微发炎的牙龈状况更加严重。因此,宝宝出第一颗牙时,就应该帮他刷牙了,一天两次。最重要的一次是在晚上就寝前。要用轻柔的宝宝牙刷,挤上少量的牙膏,轻轻地帮他刷牙。注意不要让宝宝吞食牙膏。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