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喂养注意事项有哪些

婴童网

  新生儿隐身身体各项机能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各项功能尚未健全,所以妈妈们对于新生儿的护理应该多加注意。呛奶可以说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的事情,多发生于三个月以下的小朋友,一般人工喂养的几率会大些。新生儿呛奶的问题可大可小,对于没有经验的妈妈们来说,,是一件十分棘手的问题。那么,如果新生儿喷奶怎么办?

图片来源:Paxibay

  认识吐奶和溢奶

  吐奶和溢奶,其实都是指牛奶从宝宝嘴里面流出来的现象,只是吐奶是胃中食物被强而有力地排空,而且量比较多;溢奶则是指食道或胃之内的容物不由自主地被逆流到口腔外的情况,可能只是小宝宝打了一个嗝,从而致使少量奶液从嘴角溢出而已。

  一般来说,轻微吐奶和溢奶,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也不用采取特别的治疗方式。有时小宝宝感冒、生病,可能会出现比平时严重一点的吐奶情况。不过随着宝宝的逐渐长大,这种情况将会有明显地改善。但是,如果宝宝出现了严重的喷射性吐奶状况,严重时奶液还会从鼻孔里流出来,这时,爸爸妈妈就必须特别注意了,应尽快带宝宝去医院进行检查。

  常见的吐奶·溢奶原因和改善方法

  胃肠道逆流

  一般情况下,婴儿出现吐奶、溢奶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小宝宝的胃比较浅,并且食道下三分之一的环状括约肌尚未发育完全。在喂食后,因为胃部胀大产生压力,括约肌的收缩强度又不足以阻止胃部食物回流,所以宝宝往往会出现吐奶、溢奶的现象。这种情况多发生于刚出生婴儿。

  改善方法

  1 帮宝宝拍打嗝。

  当宝宝喝完奶后,由于胃里下部是奶,上部是空气,所以就会造成胃部压力,出现溢奶、吐奶现象。因此爸爸妈妈应及时帮宝宝拍打嗝,把气体排出。只要减少了胃里的压力,自然就能够减轻吐奶、溢奶的情况和次数。如果帮宝宝拍打嗝有困难,那么爸爸妈妈就应该将宝宝直立抱起,让宝宝趴在自己的肩上至少30分钟,然后将枕头垫高,让宝宝右侧躺下,这样可以有效地增加胃部排空速度。

  2 改变奶粉的冲泡方式

  在给宝宝平常喝的牛奶中添加谷类食物,或是将牛奶冲得稍微浓稠一些,这样就不太容易发生逆流现象。不过,太稠的牛奶容易造成肠胃阻塞或导致腹泻,这也会让宝宝感到身体不舒服,所以爸爸妈妈也应当加以注意。

  3 药物治疗

  如果有严重的吐奶、溢奶现象,则应当请医生开一些刺激肠胃蠕动的药物,以改善溢奶情况。不过,通常把药物治疗作为最后的考虑,还是应当以其他的解决方法为主。

  幽门狭窄

  人的消化道从嘴巴、食道、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到肛门,如果当中有某一段阻塞了,那么从阻塞的那一段开始,就会慢慢累积食物,累积到一定分量,人体已无法承受,就会吐出来。幽门是指胃与十二指肠相连的部分,是胃下端的口儿,幽门狭窄症就是因为上述的原因而出现的。

  幽门狭窄有这么几个特征:

  第一、它比较常见于刚出生3个星期到2个月之间的小宝宝,通常在1个月时,症状开始明显。这种情况的宝宝往往是边喂边吐,可能每每吃个两三餐就吐一次,吐完之后因饥饿又吵嚷着想要再吃,偏偏吃完后又会出现喷射状的呕吐,整个喂奶过程不知要吐多少回。

  第二、因为牛奶无法顺利进入消化道系统加以吸收,所以,小宝宝总呈现出一种干干扁扁、越来越瘦的样子,严重了可能还会出现营养不良或黄疸等状况。

  治疗方法

  目前唯一的解决方式,就是尽早借助腹部超音波诊断,并施行幽门整形根治手术。

  幽门狭窄的患儿,他们幽门的厚度要比正常宝宝的厚一些,致使食物无法顺利地通过,所以,必须用手术的方式来进行治疗。手术时,只要将幽门过厚的肌肉划一刀,压力就会使空间膨出,然后食物就可以顺利通过了。而且通常手术4~6个小时后,就可以给宝宝喂食了,所以爸爸妈妈不用太担心手术的危险性。手术后,爸爸妈妈会慢慢地发现,小宝宝能顺利地喝奶了,并且开始变得白胖起来。

  感冒

  宝宝感冒时,尤其是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时,包括呼吸道融合病毒、鼻病毒或是感冒病毒,由于咳嗽的缘故,会使得腹压升高,也常常合并呕吐的症状。

  注意问题

  此时喂食应特别小心。感冒咳嗽会致使呼吸频率加快,进而导致吐奶、溢奶现象,所以要注意呼吸和喂奶吞咽时的协调,并尽量“少量多餐”。

  吐奶、溢奶容易造成的并发症

  碱中毒

  人的胃里有许多胃酸,宝宝如果一直吐奶、溢奶,就会把胃酸也吐了出来,这样就无法使食物顺利地进入消化道,从而吸收不好,长不大,进而导致碱中毒。

  电解质不平衡

  宝宝吐奶、溢奶会导致电解质失衡,在电解质不平衡,钠、钾、氯不平衡的情况下,宝宝容易出现抽筋现象。

  体重下降

  如果宝宝总是吐奶、溢奶,致使食物一直无法顺利提供体内所需的热量,那么就会造成宝宝的体重下降、精神疲惫等情况。

  奶粉小常识

  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了一种“低溢奶”型的奶粉,它比一般的牛奶要粘稠一点,可以减少溢奶的情况。不过,爸爸妈妈还是应当先确认一下宝宝的身体状况,在询问了小儿科医生之后,再决定是否为宝宝更换奶粉的种类。

  刚出生的宝宝要注意什么

  刚出生的宝宝要注意:

  1、温度和光线

  新生儿对外界温差的变化有些不适应,适宜的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5℃-28℃,盛夏要适当降温,而冬天则需要保暖,但均应注意通风时最好有取暖器在身旁;而室内的光线不能太暗或太亮,有些家长认为新生儿感光较弱,害怕刺激眼睛,常常喜欢挂上厚重的窗帘,其实这是不宜的,应让宝宝在自然的室内光线里学会适应,而避免阳光直射眼部。

  2、衣服和尿布

  新生儿的内衣(包括尿布)应以柔软且易于吸水的棉织品为主,最好不要用化纤或印染织品;衣服的颜色宜浅淡,便于发现污物,并防止染料对新生儿皮肤的刺激;衣服尽量宽松,不妨碍肢体活动且易穿易脱;由于新生儿头部散热较大,气候寒冷或室温较低时应该戴小帽子,同样要柔软舒适。尿布用柔软吸水性好的棉织品,做到勤洗勤换,通常白天要换4次以上,晚上应换2次以上,每次更换时均应清洗小屁股,并外涂适量护肤油剂;尿不湿则选择质量较好且透气性能好的,在家里时尽量用尿片,出门或睡觉时则用“尿不湿”;注意尿片或尿不湿包裹不宜太紧,以便四肢自由伸展。

  3、睡眠和睡姿

  睡姿影响呼吸,且新生儿头颅比较软,良好的睡姿有利于头颅的发育。建议有个舒适、厚度为1-2公分的小枕头,中间稍微下陷,两头微起。最好的睡姿是仰卧或侧卧,以避免压迫胸肺部,建议在喂养后多采取侧睡,以免溢奶或呛咳造成窒息;在采取仰卧位时,应当经常变换体位;足月儿因活动力较强,出生头几天可以适当采取俯卧,以利呼吸道分泌物流出,防止呕吐物倒流入气管,但俯卧必须拿去枕头,头侧向一面,此时要有家长在一旁监护。新生儿通常每天要睡18-20个小时,但未满月的宝宝不宜长时间睡眠,家长应该每隔2-3个小时弄醒一次,以方便喂养。

  新生儿护理注意事项

  新生儿护理要做到以下几点:

  1、喂养:新生儿消化功能差,母乳是最理想的食物,要坚持母乳喂养。若无母乳喂养,可用婴儿配方奶粉。

  2、预防感染:新生儿抵抗力差,容易受到感染,因此,尽量减少亲戚、朋友探望,护理新生儿前应用肥皂洗手,洗干净手对预防新生儿感染十分重要。家里患有感冒或各种传染病的人更不要接触新生儿。

  3、皮肤护理:新生儿的皮肤娇嫩,保持皮肤干燥和清洁十分重要,特别是皮肤皱褶处,如颈部、腋下、肘部、腹股沟等,要每天洗澡、更换衣服,尿布湿了及时更换,每次大小便后都应清洗干净,女婴清洗外阴时应从会阴向肛门擦洗,以防止肛门周围的粪便污染阴道及尿道口。

  4、五官护理:注意新生儿面部及外耳道口、鼻孔等处的清洁,但勿挖外耳道及鼻腔。由于口腔粘膜细嫩、血管丰富,极易擦伤而引起感染,故不要经常用力擦洗口腔。

  5、洗澡:从医学角度讲,有条件的家庭应该每天给新生儿洗澡,但有时由于条件有限,洗澡时室内温度难以保证,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则根据气候来选择两次洗澡间隔的时间:炎热的夏天,可每天洗1-2次澡;春、秋或寒冷的冬天,由于环境温度较低,如家庭有条件使室温保持在26℃-28℃,水温在38℃-50℃之间,选用的浴液或肥皂应为对皮肤刺激小的婴儿专用肥皂。

  6、大便观察: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若还未解小便者,应喂些温开水,并用温热水洗臀部,促进其排尿。正常新生儿大多数在生后12小时以内开始排大便,新生儿出生1-2天内大便一般是黑绿色的,以后逐渐变黄、变软、有粘性,大便性质比较粘稠,呈墨绿色,称为“胎粪”,在生后2-3日内陆续排出。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