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襁褓中的婴儿,一天天的发育长大,为了让孩子更好的接触世界,了解多些知识,在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很多爸爸妈妈就会开始考虑让孩子参加早教班,这个时候老师的作用十分重要,是对孩子人生成长重要的启蒙。但是幼儿通常来说会比较好动,自制力较低,在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爱说话,打闹的状况。面对这种状况,对于没有经验的老师来说实在是个头疼的事情,那么,幼儿上课吵闹怎么办?怎样维持课堂秩序?
图片来源:锐景图库
怎样维持课堂秩序
1、加强培养幼儿的常规
让幼儿明白上课要安静的听老师,课余是孩子的时间可以自由玩.上课时间不能长,整顿好纪律,马上讲课。你的课要提前做好准备。要生动,拟人化,要把孩子吸引住。在讲的过程中,要动用全身器官,声音、表情,动作都要吸引孩子。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稍微有孩子要乱了,你要用手势去制止,不要用声音。不要因为一个小朋友不注意,而分散了大多数小朋友的注意力。
2、让幼儿有事情可做
孩子们都是一样的,爱玩爱闹。常规固然很重要,但是孩子们吵的原因是他们没事情可做啊,你应该让幼儿有可以做的或者是想的,这样他们才不会去闹啊,方法很多。首先要了解孩子,了解他们的特性,你就会发现很多。根据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给孩子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安排好他们的学习、游戏时间,孩子会配合老师的,常规自然就会好起来。
3、及时分析原因
大班幼儿有自己的思维和想法,对孩子的吵闹现象,我们应该及时分析原因。
如今天的活动内容是否合适,活动准备是否恰当,对幼儿的指导是否清晰等等。
有时候往往是一个小的细节,影响了整个活动。有时当孩子做错事了,如果是小事,我通常不先说什么,而是先没有表情的望着他,他就会改正自己的行为。若是打人、疯闹,我也会先看他几秒钟,然后再问他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你觉得这件事做的对吗?他说不出,就先问旁边的孩子,再让他自己说。孩子大了,都懂事了,可以让他们自己判断对错,学习自己管自己。
4、选派一些小队长和值日生
大班的孩子喜欢帮助老师做事情,所以请一些能力较强的幼儿当我们的小手、小脚、小耳朵,来约束某个别幼儿的自由散漫,也是有一定效果的。另外,有时候也可以对个别幼儿实施换位思考。如,某幼儿比较吵闹,就安排他来管大家,跟他交代清楚要求,让他体会一下,大家一起吵闹所带来的无序和危害。提醒他自己自我约束,一起改善班级常规。
5、在孩子们的心里建立起威望让孩子真心喜欢你,其实也不难。如注意自己说话的技巧:对全体孩子们说的,要声音洪亮,节奏放慢些,眼睛要不时的扫向每一个孩子,根据语气和说话的内容或微笑或皱眉。注意在提要求时,表扬某个孩子。(例如,"请小朋友们把椅子搬到教室里去。###真能干,搬了两把椅子!***很能干,椅子摆的好整齐!对,***排队走真整齐"在幼儿搬时,看着他们微笑。
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内容
良好幼儿的生活习惯是指幼儿在科学引导的基础上,经过多次练习所形成的、符合幼儿身心发育特点的良好的生活常规及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一)饮食习惯包括:正确地使用餐具、独立进餐;进餐时不大声讲话、不东张西望、专心进餐;养成不挑食、不偏食、不剩饭的好习惯;按要求定时定量喝水。
(二)睡眠习惯包括:睡前大小便、独立安静地入睡;掌握正确的睡眠姿势。(右侧卧睡或仰睡);养成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
(三)自理能力包括: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玩具、图书不乱扔乱放、会自己整理玩具;学会有序地穿脱衣服;不穿反鞋等等;能够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家庭中进行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方法
1、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让孩子自己做
家长切记包办代替,要学会等待。如晚上请孩子睡觉的时候,孩子脱衣服磨磨蹭蹭,有的家长就可能觉得不耐烦了,就走过去动手包办了,而忘记了引导孩子快速脱衣服,这样在不自觉中就失去了孩子一次锻炼的机会。
同时,在让孩子自己动手时,我们也同时让孩子学习一些正确做事的方法。
2、制定并维护必要的家庭生活规则
在这一方面,可能我们有好多的父母认为这是没有必要,孩子已经在幼儿园已经有较严格的生活规章制度了,在家里就免了,让其尽可能放松一点。家长有这样的想法从爱孩子的角度和家庭特有的个体环境来说并没有什么错。但是,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哪成方圆”,因此,在家庭中对于孩子来说,我们有必要建立一些必要的规则。如: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饮食要定时定量。每日三餐外,可有1—2次加餐或点心。不要随意吃零食,否则就会影响孩子的食欲,甚至拒食。要防止边吃边玩或边听故事、边看电视。鼓励孩子不挑食、不偏食、不贪食,少吃零食,保持正餐有旺盛的食欲。
3、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树立榜样,就是家长在对孩子进行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时候,可以树立一定的榜样,引导孩子进行模仿学习。这个榜样可以是家长自身,也可以从书本上、动画片中寻找。而在其中,我们认为,因为幼儿的可塑性强,父母自身的言传身教更为重要。
4、及时表扬和鼓励
“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好得多”。心理学上指出:愉快的情绪能促使大脑皮层建立一个兴奋灶,使学习保持最佳状态。幼儿会对自己正确的行为获得鼓励而为之喜悦,从而使好的行为习惯继续保持。针对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因此在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上,我觉得我们的家长也可以采用一定的夸奖和奖励的方式,对孩子良好的表现给予一定的刺激。其实我们在生活中都明白这样的一个道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希望听见别人的表扬和鼓励,孩子也一样。但是我们要学会正确使用。
避免一个奖励的误区,“奖励”成为孩子的要挟之手段。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经说过:各种各样的习惯都是一种连锁条件反射系统。可见养成良好习惯既要按一定的要求去做,还要长期坚持,不能间断,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使良好习惯逐步养成。为了让孩子成为健康、聪明、勇敢、坚强的栋梁之材,让我们家园共同努力,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给幼儿一分享用终生的礼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