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们在照顾婴幼儿的过程中,除了要给宝宝喂奶,换尿布,哄入睡外,妈妈们还要抽出空闲时间学习育儿知识和营养食疗知识。妈妈们真的是压力山大,不过,如果合理安排好时间,还是可以接受的哦。对于容易生病的宝宝而言,在他们病愈后,妈妈们总是要通过烹煮食物的方式来给宝宝补充相应的营养或是促进康复。那么如果婴幼儿换了急疹,病愈后,妈妈们可以通过哪些食物来给宝宝补充营养呢?接下来,想要了解的妈妈们赶紧看过来,本文将为你们讲解2大对急疹康复的营养食疗法。
图片来源:锐景图库
幼儿急疹的临床表现:
宝宝首先是持续3~4天发高烧,体温在39~40度之间,热退后周身迅速出现皮疹,并且皮疹很快消退,没有脱屑,没有色素沉着。这些婴儿在没有出现皮疹前也有发热,热度可以比较高,但是感冒症状并不明显,精神、食欲等都还可以,咽喉可能有些红,颈部、枕部的淋巴结可以触到,但无触痛感,其他也没有什么症状和体症。当体温将退或已退时,全身出现玫瑰红色的皮疹时才恍然大悟,其实这时幼儿急疹已近尾声。幼儿急疹对婴儿健康并没什么影响,出过一次后将终身免疫。 烧退疹出,不着急用药降温
宝宝高烧不退,这肯定会急煞父母。幼儿急疹很是考验新爸妈的勇气和经验。因为没有育儿经验,有的父母因为孩子高烧一天要跑三趟医院,迫切要求医生给宝宝“特效药”立马退烧。其实,幼儿急疹最大的特点是“烧退疹出”,持续三四天的高烧,等全身的粉红色的疹子出来了(一天就能出完),烧也就自然退了,全身一点斑痕都没有。可家长不知道这一点,给孩子吃了不少退烧药,让孩子受了不少苦。专家说,像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对于幼儿急疹引起的发热疗效并不好,吃药只能短暂退烧,药效一过,还是高热不退。
对于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幼儿急疹没有什么特效药,宝宝发烧没有超过39度不要轻易吃退烧药,可以先进行物理降温,比如用藿香、柴胡、薄荷、青蒿等中药煮水泡澡,可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如果给宝宝使用过多的西药,这只会增加副作用。专家认为,幼儿急疹最关键在于控制高热,不要让宝宝的发热变得过于严重,以免发生高热并发症。
得了幼儿急疹怎么办?
1、让患儿休息,病室内要安静,空气要新鲜,被子不能盖得太厚太多。
2、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经常给孩子擦去身上的汗渍,以免着凉。
3、给孩子多喝些开水或果汁水,以利出汗和排尿,促进毒物排出。
4、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5、体温超过39℃时,可用温水或50%酒精为孩子擦身,防止孩子因高热引起抽风。
幼儿急疹食疗推荐
(1) 绿豆豆腐汤(加冰糖调味)
绿豆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而豆腐中含有石膏,石膏在《中药药典》中是一味中药,有解肌清热、除烦止渴的作用。高热的宝宝吃一点豆腐汤,也能起到退热的作用。
(2)百合天冬粥
发烧的孩子饮食宜清淡,吃一些百合、天冬煲成的粥,有养阴润肺的功效。
如果孩子出疹子后还发烧,则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因为婴幼儿还有多种疾病可能导致发烧、出疹子,如麻疹一般情况下是患儿烧没退就开始出疹子,猩红热也会导致患儿发烧出疹子。建议各位家长,当孩子出现发烧、出疹子等情况时,最好到正规医院明确诊断,以免病情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