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的妈妈发现自己的孩子有点多动、大多数情况处于坐立不安的情况,导致他们的孩子无法安静的完成一些事情。对于孩子患上多动症的表现妈妈们是否清楚其具体的表现呢?多动症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有没有相应的办法来解决此类的问题?很多妈妈对于却不清楚,所以针对多动症出现的相关问题,本文将针对患上多动症的孩子及具体表现、多动症的原因、多动症的解决原因给予相应的解答。下面请跟随本文来看一看吧。
多动症的危害家长切不可轻视
1、 学习中的表现不佳
阅读、协作等过程中有持续的注意力缺陷;组织、计划和准备能力不佳,容易对枯燥的学习或任务感到厌烦,做作业常拖延;做事冲动,不能自始至终,执行指令、完成任务时间观念差。
2、人际交往技能不佳
给别人的印象是以自我为中心,易于发火或有挫折感,很难维持友谊或亲密的人际关系等。 3、对情绪的影响性情暴躁
容易出现情绪低落和焦虑,情绪障碍调节能力差。
4、有反常态行为
10%~20%的患者成年后可能出现物质依赖(如有酒瘾、药瘾、吸毒)。
5、适应行为问题
由于缺乏组织、计划与解决问题的技巧,成年后适应社会的能力差,工作、生活不顺利。
多动症的原因包括哪些
1、轻微脑损伤:母亲孕期、围生期及出生后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轻微脑损伤是部分多动症患儿出现此种障碍的原因,但多数情况下没有一种脑损伤会存在所有患儿之中,同时也不是所有有这种轻微脑损伤的儿童都会患此种障碍,且很多患儿并没有出现脑损伤的表现。
2、神经生化原因:据相关研究表明多动症的病因可能与中枢神经递质出现代谢障碍和功能异常有一定关系,主要包括:多巴胺和肾上腺素更新率降低,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低下。
3、神经解剖学原因:磁共振的研究报道称此种障碍的患儿多可能存在胼胝体和尾状核体积的减小,功能核磁。而有的研究则报道有此种障碍的患儿尾状核、额区、前扣带回代谢减少。 4、神经生理学原因:有过专家认为,多动症的引发多是因为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延迟,或者因为人的大脑皮质没有觉醒导致。在多动症儿童的脑电图中显示多呈异常,这表明何种疾病有一定生物学基础。
5、脑部轻微损伤:孕妇在产前、产时、产后有缺血的症状,此时可引起的轻微脑损伤;宝宝在出生后便可出现出现脑外伤的症状。多动症的引发因素有什么?此外,母亲在孕期如果患甲状腺肥大、高血压、感冒等疾病,或者是在分娩的过程中有所异常,那么,宝宝的中枢神经系统就有可能受到感染或引起外伤。
6、社会心理原因:宝宝的智力开发过量或者施以的教育方法不当,这些都会导致孩子心理发育滞后,导致宝宝患上多动症。与此同时,宝宝的自控能力也会随之下降。
治疗方法
1、心理治疗
主要有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两种方式。行为治疗利用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及时对患者的行为予以正性或负性强化,使患者学会适当的社交技能,用新的有效的行为来替代不适当的行为模式。这种治疗需要家长、老师和医生三方的共同配合和干预。在家中,家长可以安排一些训练孩子耐心的活动或游戏,如穿针、下棋、弹奏乐器等,在轻松的环境中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和耐心,当孩子有了好的表现后,要适当地给予表扬和鼓励。在学校里,老师要经常提醒和督促孩子,比如当孩子走神、做小动作的时候,可以点名让他读课文或回答问题等,切不可责怪、打骂孩子,这样反而会起到反作用,对治疗不利。
2.药物治疗
药物能改善注意缺陷,降低活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成绩,短期内改善患者与家庭成员的关系。
(1)中枢兴奋剂 一线治疗药物,目前国内主要是哌甲酯及其控释片。 哌甲酯,商品名利他林。低剂量有助于改善注意力,高剂量能够改善多动、冲动症状,减少行为问题。 中枢兴奋剂仅限于6岁以上患者使用。因有中枢兴奋作用,晚上不宜使用,药物副作用有食欲下降、失眠、头痛、烦躁和易怒等,尚不能确定是否影响生长发育。中枢兴奋剂可能诱发或加重患者抽动症状,共病抽动障碍患者不建议使用。长期使用中枢兴奋剂时还必须考虑到物质滥用的问题。
2)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代表药物托莫西汀,托莫西汀疗效与哌甲酯相当,且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已被列为ADHD的一线治疗药物。特点:每天给药1次,疗效可持续24 小时;长期服用,无成瘾性;该药起效时间比中枢兴奋剂缓慢,一般要在开始用药1~2周后才能出现疗效,不适用于需要急性治疗的ADHD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需餐后服药。
3.行为管理和教育
教师和家长需要针对患者的特点进行有效的行为管理和心理教育,避免歧视、体罚或其他粗暴的教育方法,恰当运用表扬和鼓励的方式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和自觉性。当ADHD患儿的父母和校方确定患儿的病情或行为已经影响患儿参加学习的能力时,则患儿可以在学校里接受干预治疗。可以将患儿的座位安排在老师附近,以减少患儿在上课时的注意力分散,课程安排时要考虑到给予患者充分的活动时间
4.针对父母的教育和训练
适合于伴有品行障碍或其他心理问题、父母不同意接受药物治疗或父母教育方式不恰当的患者。教育和训练可采取单个家庭或小组的形式,内容主要有:给父母提供良好的支持性环境,让他们学会解决家庭问题的技巧,学会与孩子共同制定明确的奖惩协定,有效地避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掌握正确使用阳性强化方式鼓励孩子的良好行为,使用惩罚方式消除孩子的不良行为。在治疗的过程中,家长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陪伴孩子度过治疗的艰苦历程
图片来源于锐景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