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吸虫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婴童网

 肝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于人体肝内胆管所引起的寄生虫病。经常是因为食用未经煮熟含有华支睾吸虫囊蚴的淡水鱼或虾而被感染。面对肝吸虫病有不同的危害。轻度感染者可无症状,重度感染者可出现消化不良、上腹隐痛、腹泻、精神不振、肝大等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胆管炎、胆结石以及肝硬化等并发症。那么当出现肝吸虫病的时候有什么样的治疗办法?在中药里面有没有什么有效的治疗办法?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将为你介绍肝吸虫的治疗办法,下面请跟随本文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般治疗

  对重症患者应先给予对症及支持疗法,如增加营养、纠正贫血、利尿消肿等,待全身情况好转后,再进行驱虫治疗。少数病例因一次大量感染,可出现寒战、高热、肝区疼痛及轻度黄疸,血转氨酶升高,血象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高等急性华支睾吸虫病症状。

  1.病原治疗

  (1)吡喹酮是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具有疗程短、疗效高、毒性低、反应轻以及在体内吸收、代谢、排泄快等优点。连服2天。治疗后3个月粪便虫卵阴转率达90%以上。少数病例在服用时出现头晕、头痛、乏力、恶心、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24小时后可减轻或消失。一般治疗量对肝、肾无明显损害。个别患者可有期前收缩、心律失常等。

  (2)阿苯达唑近年来临床上应用阿苯达唑治疗本病,效果满意。分2次服,7天为一个疗程。粪便虫卵阴转率几乎为100%。

  2.对症治疗

  对重度感染并有较重营养不良或肝硬化者,应加强营养,纠正贫血,保护肝脏,以改善全身状况,并及时进行驱虫治疗。并发胆囊炎、胆管炎者,除驱虫外并加用抗菌药物。对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胆总管梗阻时应予手术治疗。合并病毒性肝炎时,除积极保护肝脏外,应在病情改善的基础上尽早进行驱虫治疗。

  肝吸虫病西医治疗:

  1、吡喹酮:常用剂量为每次25mg/kg,每日3次,连用2个月(总量为150mg/kg),为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副作用轻而少,偶有头痛、头昏、恶心、乏力等。

  2、阿苯达唑(丙硫咪唑):是近年发现的高效广谱驱虫药,剂量为每次5~10mg/kg,每日2次,连服7日。副作用少,少数可有头昏、乏力、腹泻等,可自行缓解。孕妇与2岁内小儿忌用。并发胆道感染者,宜加用抗生素,无效者可考虑手术。

  重症有营养不良或肝硬化症状时,应加强营养、保护肝脏、以后再考虑特殊治疗。有胆囊炎、总胆管堵塞等急性外科并发症时,应即以手术治疗。

  肝吸虫病中医治疗方剂,具体如下:

  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进食含有华枝睾吸虫囊蚴的生鱼,或进食未熟透、囊蚴未被杀灭的鱼。囊蚴进入人体后,在肝胆内寄生并发育为成虫,损伤肝脾,导致肝气郁滞,脾虚不运,进而气血瘀滞,而产生各种症状。治疗以疏肝健脾驱虫之法。

  证见轻者无症状,或反复右上腹压重感,较重者右胁腹胀痛、腹泻、纳差、神疲乏力、肝大,严重者可见消瘦、黄疸、鼓胀等。脉弦细。

  治法 驱虫,消积,疏肝。

  1、方药主方:榧槟汤及疏肝驱虫汤处方:榧槟汤:榧子30克,槟榔15克。水煎服,每日1剂,2周为1疗程。

  疏肝驱虫汤:当归9克,柴胡6克,青皮6克,榧子肉24克,百部15克,槟榔15克,赤芍12克。水煎服,每日1剂,2周为1疗程。

  2、 单方验方:肝吸虫一方、二方。肝吸虫一方:党参、茯苓、白术、扁豆各12克,山药15克,郁金10克,槟榔、使君子各25克,甘草5克。肝吸虫二方:郁金10克,苦楝根白皮15克,炒榧子、槟榔各25克。

  用法:先服一方:每日1剂,连服3~4日;再服二方,服法同上,连服5~7天为1疗程。第1疗程未愈者,可进行第2疗程。感染轻者,一般服1~2疗程可愈;感染重者,一般服至3疗程可愈,最多可服至4疗程。

  3、 饮食疗法使君子蒸猪瘦肉:使君子10克,去壳取仁,加入猪瘦肉约100克,捣烂和匀,煮饭时放饭面上蒸熟,佐膳食用。每日1次,连服7日。

  肝吸虫病的治疗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吡喹酮:广谱抗蠕虫药物,具有疗效好,疗程短,副作用轻而短暂,毒性低,在体内吸收、排泄快等优点,为目前治疗华支睾吸虫病的首选药物。吡喹酮的杀虫作用主要是对虫体皮层和肠管的双重损害,导致虫体代谢、吸收功能障碍,直至死亡。目前认为,无论感染轻重,20~25mg/kg,3 次/d,连服2 天,总剂量120~150mg/kg,疗效满意,虫卵转阴率达90%以上。主要副作用为消化道和神经系统反应,剂量越大,副作用发生率也越高,对有心、肝、肾功能损害及有精神病史者,应酌情减量,哺乳期服用期间及停药后72h 内不宜喂乳。

  左旋吡喹酮:吡喹酮为左旋和右旋吡喹酮各半组成的消旋化合物,研究认为对病虫的杀灭作用主要是左旋吡喹酮,右旋吡喹酮作用不大。本药具有高效、低毒、剂量小的优点,作用优于吡喹酮。剂量为12.5mg/kg,3 次/d,连服2 天。虫卵转阴率达92%。

  阿苯达唑(阿苯唑):广谱驱虫药,可选择性与不可逆性抑制虫体摄取葡萄糖,使虫体内糖原耗竭而逐渐死亡。近年来研究认为本药对华支睾吸虫病的治疗效果良好,副作用少,费用低,对流行区居民因单种或多种其他肠道寄生虫感染,为最佳首选药,但2 岁以下儿童慎用。剂量为10mg/kg, 2 次/d 口服,连服7 天,治愈率达100%。

  左旋咪唑(驱虫糖):1993 年广东省寄生虫病研究所研制的广谱驱虫药,采用阿苯哒唑与白砂糖、奶粉、牛油、麦芽糊精等制成,每粒糖含药量200mg,本药口感好,服用方便,嚼碎口服,当糖果吃,深受少年儿童以及其他群众欢迎,适合群众性防治寄生虫病。剂量为每次1 粒, 2 次/d。连服7 天,有效率91%。


图片来源于锐景图库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