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不了我辞职!”
经过数日的思想斗争,2008年9月10日晚上,《东方日报》的记者简光洲将手中的稿件放在编辑桌上。
第二天,《东方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简光洲写的《甘肃14名婴儿同时患病 疑喝三鹿奶粉所致》的报道。
一时间引起中国乳制品行业的地震,三鹿集团老板锒铛入狱,曾经的行业巨头一夜崩塌。
后来,曝光了真相的简光洲被造谣自杀,他到底经历了什么?如今过得怎么样?
三鹿奶粉,惊天恶行2008年6月,网上出现了一个帖子。一位网友称,长期喝三鹿奶粉的女儿,小便有些异常。也有媒体报道,甘肃某县医院出现14名患肾结石的婴儿。
得知消息,上海《东方早报》的记者简光洲坐不住了。为了弄清事情真相,他第二天赶到甘肃,找到了这14名婴儿的主治医生张伟。
经过调查与询问,他们发现,患病的婴儿有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长期喝三鹿奶粉。
简光洲一下子就想到了几年前,他跟同事董小恒报道过的阜阳劣质奶粉事件:
近百名婴儿因食用劣质奶粉,出现身体发育障碍,导致头大身子小,也就是俗称的“大头娃娃”。
相似的症状让简光洲意识到,自己这次可能要捅“马蜂窝”了。
在当时,三鹿奶粉是中国乳制品业的龙头企业,品牌价值150亿元,市场份额高达18%,2008年1月份还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这样一个大品牌,如果真的在食品安全上做手脚,置成千上万婴儿的生命安全于不顾,那可是罄竹难书的罪行。
同样的道理,如果没有调查清楚贸然报道的话,不仅伤害民族品牌的公信力,也将彻底断送他的职业生涯。
看着年幼的孩子们遭受着病痛的折磨,简光洲觉得自己有义务寻找真相。
为此,他特意买了一袋18元的三鹿奶粉送到检测中心去检测。结果让他心凉了半截,这袋奶粉中的三聚氰胺超标200倍。
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如果误食会在体内形成三聚氰酸,从而导致肾结石。
他没想到,这种化学原料竟然被堂而皇之地添加在婴幼儿的奶粉中。
为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他又买了几款不同价位的三鹿奶粉送去检测,结果都是三聚氰胺超标。
真相呼之欲出,三鹿奶粉就是这些婴儿患病的罪魁祸首。
但是,如何报道却让简光洲犯了难。三鹿集团毕竟是一个大企业,他一个记者如何跟人家抗衡呢?
几度纠结挣扎后,简光洲决定遵从本心,写下一篇题为《甘肃14名婴儿同时患病 疑喝三鹿奶粉所致》的报道并在报纸上刊登。
简光洲的这篇报道登报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全国震惊,“三鹿奶粉”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焦点。
不少家长带着孩子赶到医院做检查,越来越多的孩子被检查出肾结石甚至更为严重的肾病。这些孩子的父母怒火中烧,集体发声,要求有关部门彻查此事。
在民意的推动下,国务院迅速成立三鹿事件调查组,由此撕开乳制品行业不为人知的内幕。
与三鹿奶粉有关的12家知名企业被确认三聚氰胺超标,受害婴儿多达30万,有的孩子甚至因此失去生命。
更让人气愤的是,三鹿集团的董事长田文华对三聚氰胺事件知情且默许。
原来早在第一次接到消费者投诉后,技术部门就对涉事奶粉进行检查。
送检的16份样品中,有15份含有三聚氰胺,但田文华并未重视此事,还要求对此事保密,称三聚氰胺为A物质。
最终,三鹿奶粉事件以数十名高管落马、三鹿集团宣布破产、董事长田文华被判无期徒刑而落下帷幕。
当一切尘埃落定,人们开始注意到那篇报道的记者编辑简光洲,大家都很好奇,他为什么敢硬刚一个行业的龙头企业?这还得从他的成长经历说起。
以笔为剑,仗义执言1973年,简光洲在江西九江出生,简家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但从小就教育儿子,做事要有良心,讲真话。这样的家庭教育养出来的孩子很难没出息。
1993年,寄托全家希望的简光洲,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昌大学新闻系,开始了长达7年的求学历程。
2000年,研究生毕业的简光洲进入南昌当地一家媒体,担任记者工作。
当时,很多新闻的审批程序很严格,“规矩”也很多,简光洲费尽心思调查,用心写的稿子,有好几次都被打回处理。
这让简光洲很矛盾,他想为读者呈现事实真相,但在现实工作中,稿子要符合主流调性,符合主旋律。
简光洲只能像一只被拔光了刺的刺猬,收起自己的锋芒和个性,日复一日地干着重复的工作。最终,他忍不下去了。
2003年,简光洲果断辞职,只身来到繁华的上海,加入刚成立不久的《东方早报》。
《东方早报》是澎湃新闻网的前身,被称为中国的《纽约时报》,在形式和内容上一改都市报的“泛娱乐化”特点,报道的都是非常有深度、非常有影响力的事件。
在这里,简光洲如鱼得水。他专业扎实、洞察力敏锐,而且不怕吃苦不惧危险,深入一线,写出了多篇深度文章和报道。
2005年,他发表了一篇题为《福利院切除两智障少年子宫,医生称类似手术很常见》的报道。公开揭露某福利院,粗暴剥夺精神障碍少女生育权的行为。
这篇报道引发公众热议,精神障碍群体受到社会关注,也让福利院的院长和手术医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尽管他在媒体领域颇有盛名,但真正让他走进公众视线的,还是那篇关于三鹿毒奶粉的报道。
在这篇报道中,简光洲指名道姓,勇敢地点出“三鹿”的名字,不仅引发了中国乳品行业的大地震,还间接挽救了无数婴儿的生命。
更有学者认为,此举促进了中国食品安全法的出台。
可以说,简光洲是以一己之力,树起了中国食品的安全防线。
从那以后,食品安全开始深入每个中国人的内心,从而促使中国食品安全生产,趋于健全完善。
尘埃落定,梦想已死凭此报道,简光洲被评为2008年“中国娇子新锐榜”年度人物。
“以一人之力,引发全国关注,维护人民生命之健康,功莫大焉。”这是当时中国新锐人物对简光洲的评价,也是民众对他的褒奖。
正常情况下,荣誉加身的简光洲应该乘势而上,大有作为。可不久后,简光洲竟然从《东方早报》离职,甚至在媒体行业销声匿迹了。
这是为何呢?
原来,报道一经发出,三鹿集团就采取了紧急公关处理。
他们一方面威胁简光洲及《东方早报》,撤销新闻并道歉,另一方面搬出甘肃省质检局出具的检测报告和最新获得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安抚人心。
在三鹿集团的刻意引导下,不明真相的网友盲目站队,斥责简光洲想出名想疯了。
直到,甘肃省质监局发布新闻发布会,称从未对三鹿奶粉进行过任何检测,也就是说,三鹿集团拿出的那张报告是假的,这才堵住了悠悠之口。
可是,部分激进派又找到了新的借口攻击简光洲。他们指责他破坏了中国乳制品行业的发展,败坏了民族品牌的口碑,让民众花高价买洋奶粉,给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对于大家的赞扬和批评,简光洲一直都是平常心对待,在他看来,自己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
后来,他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杨永信用电击治疗网瘾少年的文章,引起很多人的抵制,部分家长的指责和谩骂,严重影响到他的工作和生活。
而随着女儿的出生,简光洲逐渐萌生退意,因为他不想家人被自己连累,也不想他们过提心吊胆的生活。
2012年8月30日,在新闻界耕耘多年的简光洲离开了自己深爱的岗位,留下一句“梦想已死”,从《东方早报》辞职。
辞职后的简光洲,创办了一家名叫“环智传媒”的品牌咨询公司,换了一个赛道继续做新闻。10年后,环智传媒已经成为国内成长最快的品牌策划宣传机构。
2018年,为了提升管理能力,简光洲报考了复旦大学EMBA培训班。
今年9月22日,简光洲参加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学院关于新技术与融媒体管理的论坛,列举三鹿奶粉事件,向同学们介绍了新媒体时代企业的危机管理理念。
时隔多年,当年喝过毒奶粉的“大头娃娃”们已经长大,很多人对三鹿奶粉事件仍记忆犹新,可对于吹号人简光洲几乎没有印象了。
但是,那些深受三鹿奶粉毒害的孩子和家长没有忘记简光洲,纷纷跑到他那个几乎不怎么更新的社交账号下,留言表达关心。
“知道你过得很好,我就放心了。”
“侠之大者的风范,您是为国为民的真正媒体人,是光之子。”
这些字字真情的留言,是对简光洲职业生涯最大的鼓励与认可。
写在最后有人采访简光洲:你以一己之力,挽救了千万个家庭,却离开了自己最爱的事业,有没有后悔过?
简光洲表示,他从来没有后悔过,哪怕时光倒流,他仍然会选择以卵击石,与三鹿集团硬刚,真实报道真相,是一名记者的职责。
他虽然离开了新闻行业,但是他仍时刻关注着中国的食品安全,他的社交账号虽然更新频率不高,但他转发的都是事关人民菜篮子米袋子的民生问题。
记者,记着初心,记着使命,记着担当,记着坚守,记着作为。
简光洲就是这样一位记者,他永远值得我们尊敬。
(图片及故事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文章首发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