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拉米动作频频 能否提振蒙牛奶粉板块中国商报2020-08-27 12:56中国商报2020-08-27 12:56

婴童网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周子荑)自去年年底归入蒙牛麾下后,今年上半年贝拉米(Bellamys)动作频频,先后推出多款新品,并上市首款中文标签产品。作为曾经的“网红”品牌,贝拉米有过自己的高光时刻,但因无缘配方注册而陷入业绩不振。如今贝拉米频频发力,能否重现当年的辉煌,提振蒙牛整个奶粉体系?
不断加码中国市场 贝拉米动作频频
今年上半年,蒙牛麾下的贝拉米动作频频,不断加码中国市场。8月25日,贝拉米宣布推出首款中文标签产品,这源于蒙牛将旗下新西兰工厂已通过注册的菁跃奶粉的注册号变更给了贝拉米。
而不久前,贝拉米还宣布推出超高端白金版有机奶粉Beta Genica-8和旗下首款超高端有机羊奶粉,并计划通过跨境电商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
据悉,作为主打有机概念的澳大利亚奶粉品牌,贝拉米2007年进入中国市场,并借助后续中国跨境电商“东风”迅速“走红”。2014年,贝拉米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上市。
然而,我国2016年10月施行的“最严奶粉新政”给了贝拉米重重一击。据悉,轻资产运营的贝拉米并没有自己的工厂,而是依靠代工,按照我国奶粉新政要求,贝拉米必须收购上游工厂才有申请配方注册的资质。于是,贝拉米上演了一出出收购工厂“大戏”,最终收购Camperdown Powder Pty Ltd 90%股份,但至今贝拉米仍没有获得配方注册。
也正因为如此,贝拉米这几年陷入颓势。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末,贝拉米收入为2.66亿澳元,同比下滑19%;税后纯利为2179万澳元,同比下滑49%。
错过行业黄金三年 贝拉米难回高光时刻
如今,获得蒙牛“赠与”注册号的贝拉米,能改变近年来的颓势吗?对此,乳业专家宋亮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奶粉新政落地的几年时间里,贝拉米因没有配方注册资格而无法通过线下渠道进入中国市场,只能通过跨境电商。而长期不做线下推广使得贝拉米的品牌力严重不足,渠道商信心也明显匮乏,贝拉米已经错过了我国奶粉行业发展的黄金三年。如今我国奶粉市场竞争激烈,有机奶粉市场更是吸引了多个龙头入局,贝拉米想重现当年辉煌的可能性不大。
据悉,我国有机奶粉市场目前参与者众多,仅近三个月就有多个企业入局。5月以来,市场出现的有机奶粉新品包括飞鹤淳芮有机奶粉、菲仕兰皇家美素佳儿港版有机奶粉、惠氏铂臻莹萃有机奶粉、达能超高端A2有机奶粉等。
此外,贝拉米这两年质量问题频发。2018年5月24日中国香港食品安全中心发布的食品检测结果报告显示,四款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其中就包括贝拉米的一款婴幼儿辅食产品。随后,贝拉米生产的不合格产品被要求下架。
值得注意的是,几天前香港消费者委员会检测了15款密封包装奶粉,结果显示这些奶粉中都含有氯丙二醇,其中贝拉米的一款奶粉中氯丙二醇含量达120微克/公斤,是所有样本中最高的,若按建议份量喂哺婴儿,会超出欧洲食物安全局建议的摄入限量。而长期过量摄入氯丙二醇,可能会损害人体肾功能及男性生殖能力。
新老产品重合度高 蒙牛奶粉体系融合难度大
更为重要的是,新加入蒙牛体系的贝拉米与蒙牛自身的奶粉产品重合度较高。宋亮坦言,贝拉米主打有机概念,存在与蒙牛旗下的雅士利瑞哺恩有机奶粉“左右手互搏”的可能性。
中国商报记者注意到,不久前,蒙牛瑞哺恩奶粉罐子上的“蒙牛”商标已更改为“雅士利”商标。雅士利相关负责人当时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蒙牛此举意在重点发力瑞哺恩品牌。如今,蒙牛总裁卢敏放为贝拉米站台,这又透露出何种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奶粉业务一直都是蒙牛的短板,其旗下雅士利奶粉本就包含多个品牌,存在融合难题。据悉,蒙牛2013年将雅士利收入麾下,后又将欧世蒙牛、多美滋等多个品牌转入雅士利体系。
雅士利的业绩也能说明问题。数据显示,2019年雅士利实现营收34.12亿元、净利润1.12亿元,低于2012年的营收36.6亿元、净利润4.69亿元。雅士利的毛利率更是逐年走低,从2012年的53.67%下滑到2019年的37.13%。
乳业专家王丁棉对中国商报记者坦言,雅士利旗下多品牌很难融合,人员管理层面也问题不断。如今,贝拉米又加入了蒙牛奶粉体系,融合难度更大。
蒙牛将如何平衡贝拉米与雅士利的发展?贝拉米能否提振蒙牛的奶粉业务?中国商报记者将持续关注。
举报/反馈

贝拉米动作频频 能否提振蒙牛奶粉板块中国商报2020-08-27 12:56中国商报2020-08-27 12:56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